第二百四十四章:還人情

  “行,聽你的!”

  隨後,劉景山當即讓出納給李毅結了貨款。

  而李毅想到李鋼和梁玉奎還在外面等著他,因此也沒有在國營飯店多待,拿著錢便離開了。

  目送李毅離開的背影,劉景山心裡忍不住一陣佩服,這才是做大事的人,這魄力他一輩子都學不來!

  其實他哪裡能明白,李毅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他的考慮的。

  一來是李毅很清楚涼皮生意存在季節限制,起點雖低,但是天花板也有限,靠這玩意兒保證溫飽沒問題,但是想要大富大貴卻不容易。

  況且他也不想為了這一天幾十份兒涼皮,每天都往縣城跑,不合算。

  但是呢,他要是不做的話,必然會影響國營飯店的生意,這不地道。

  畢竟雙方關係相處的這麼融洽,乾脆將方法告訴他們,讓他們自己做比較好。

  二來呢,主要也是涼皮製作方法沒啥技術含量!

  青山縣這邊沒人會做,主要是因為信息不夠發達。

  事實上,幾十年後大部分人在家裡都能做涼皮,尤其是秦省以及河套地區的老百姓,誰家不會做涼皮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本地人。

  所以說,這並不是什麼不傳之秘,沒必要表現得那樣摳摳搜搜!

  當然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毅這是在投桃報李。

  他很清楚,在蘑菇生意上,他是佔了人家國營飯店的便宜。

  正常情況下,一斤鮮蘑菇頂天了4到五毛錢,兩三毛錢都很正常。

  即便是自己別出心裁的經過了二次清理,還對蘑菇進行了精挑細選,但也不值六毛錢。

  更不要說,後面劉景山又將價格提高到了7毛,這分明是故意賣他的人情。

  儘管知道這些,但當時李毅缺錢,也只能接受了他的這份好意。

  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受了人家的恩情,總得還吧!

  所以不管是教國營飯店的廚師做冰煮羊、新式烤肉,還是教他們做涼皮,李毅都是還劉景山的人情。

  至於是不是吃虧了,這根本不在李毅考慮的範圍內!

  畢竟滴水之恩就當湧泉相報,危難時刻的雪中送炭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更何況他以後也不會再擺小攤兒賣涼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