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往何處zy 作品

第九十七章 極端的年代

執政院作為阿戈爾的最前沿,客觀上來講,他們也確實做了不少的準備,但現在看來,只能說做得太少了。

為了防止穹頂被攻破,在1001年6月16日,執政院幾乎是一反常態地出臺了《穹頂增強法案》,提議將各個城邦的穹頂進行進一步加固。

但這個提案卻引起了國民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個提案完全就是過激反應,執政院根本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所謂的神而動他們神聖的穹頂,甚至有人聲稱提出這項法案的執政官是想借加固穹頂而中飽私囊。

由於害怕被帶上貪腐的帽子,加之執政院通過討論也認為加固穹頂不是必要的,於是乎這個法案剛出臺僅僅一週後就被廢棄了。

執政院還意圖擴大軍隊的規模。由於自擴張結束後阿戈爾已經沒有了外部的軍事威脅,並且內部也相對和平,幾百年來,阿戈爾的武裝部隊一直維持著小而精的狀態,軍隊規模並不大,因此當擴軍提議出臺後,再一次遭到了民間的眾多反對,國民認為阿戈爾沒有必要花那麼多的錢去養這些根本用不上的軍隊。

當然,這一次,阿戈爾沒有一味遷就民意,雖然阻礙重重,執政院依舊在輿論壓力下盡最大可能擴大了軍隊規模。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執政院認為應該動員更多的軍力來對付深海之神,執政官們其實並不認為深海之神能夠是現在阿戈爾的對手,他們擴軍的主要目的還是因為執政院內兩派的鬥爭。

雖然幾百年來,軍隊高度擁護執政院,但兩派的不同利益也迫使軍隊被迫選擇站隊,成為了兩派手下的勢力。

建構派與原初派為了維護各自在執政院內的地位,紛紛擴張自身所在的軍事力量,深海之神的覺醒是個絕佳的擴軍理由。

在那段時間,一個非常矛盾的事在執政院裡反覆出現,當執政院有擴軍需求時,他們通過媒體瘋狂渲染深海之神的威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嚇跑了不少阿戈爾人逃離到伊比利亞去。

而當一個階段性的擴軍順利完成時,執政院也鼓吹深海之神在強大的阿戈爾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民眾完全不需要擔心會遭受到任何損失,以此來維護社會穩定和打壓政敵的擴軍行為。

而在此時,兩派為了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威懾力,決定升級已經塵封已久的湮滅彈。

自擴張結束後,湮滅彈雖然有過數次升級,但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個武器被視作無用武之地的必備品,必須要有,但完全沒用,因為這個原因,湮滅彈基本是處於封存的狀態,數量也被銷燬了許多。

而這個時候,湮滅彈被冠以“毀滅神的武器”、“深海之光”等一眾稱號,成為了阿戈爾攻擊神最簡單粗暴的大殺器,湮滅彈的重要性再一次突顯出來,而擁有這種武器所具備的強大威懾力也被兩派看中。

於是乎,兩派的執政官們紛紛投入大量的技術,將湮滅彈一步又一步升級,在最開始時,一顆最強型號的湮滅彈只能摧毀一座規模較小的城邦,而到了最後,一顆湮滅彈甚至能將整片內城邦給夷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