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曲 作品

第461章 秦書記雲鵬看壩

他問秦書記:“這麼旱,這東遼河的水位咋還這麼高呢?”

秦書記說:“稻子正在分櫱,是二龍山水庫在放水灌溉,上游不一定乾旱。”

兩個人登上堤壩,見水已升到離壩頂只有1米高了,他又問:“稻子分櫱需要用多長時間送水。”

秦書記說:“這水到二伏末才放完,所以我讓各公社只出少量的人接石料,等上游關閘時再砌築。問題是石料只能卸在道邊,大壩下邊都是稻田,汽車進去會毀苗的,石頭也會佔地的。”

“地區不知道這時砌石會毀稻田嗎?我去找李主任反映情況,收完稻子還有一段暖天氣,那時砌才對呀!零上8度水泥就能養生。”

“就你能!這砌石不用水泥,只要刨土臥石就行,現在不備石料,到秋你用啥砌!所用車輛多是各縣糧庫的運糧車,到秋還有時間拉石頭了嗎?你想到的,地區領導就想不到嗎?你找李主任不是找挨呲呢嗎?以後考慮問題要全面,遇事要穩重!三思而後行!”

雲鵬被秦文章訓了一頓,心裡卻很高興,因為他知道這是秦書記對他的愛護,便說:“是我莽撞了,以後一定謹聽書記教誨。”

秦書記說:“我在考慮下一步,這石頭只砌壩裡,不砌壩外,可咋往壩內搬呢?尤其是坡底石,要求必須50公分厚,這大石頭還不能砸開,哪塊都得200多斤。這二里多地倒運不算啥,鋪上圓木滾子就能拉動,那壩下的渠溝和4米高的壩坡咋辦呢?”

雲鵬急劇地思考著,他腦海裡浮現了三國演義中攻城的石炮,是用槓桿和蹊翹板的原理,把石頭拋出去,去砸城門或城牆,抑或砸城頭的兵將。但是,剛捱了訓,他吃一塹,長一智,沒有馬上說出來,想做一下實驗再說。

秦書記也沒想讓他就回答,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這臥土砌石得咋砌呢?

雲鵬沒少看蘇青打地基,最下層都選上邊寬平,下邊帶尖的石頭,把尖往土裡臥,便用一個溜口溜說出了砌法:“尖朝下,面朝外,臥進土裡踩一踩,紋絲不動才算完。”

秦文章笑了說:“這個口訣好,你這腦袋是吃啥長的?幹啥亊都有竅門,不上大學真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