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1章 換親二合一

 來是來了,可宋村長臉上卻沒帶什麼笑臉,坐在主位上不似在婚宴現場,反倒像是辦喪禮的。

 鐵父瞧了就心知不好,他們父子倆是靠天吃飯的獵戶,可不比有田地快活,原先兒子沒成家,父子倆有口飯吃就行,哪裡想得到以後。

 可如今兒子娶妻,等生了孫子,總得有田地傍身,而村中但凡買田買地總少不了村長的幫襯,以後麻煩可大了。

 心下想了許多,鐵父面上不顯,瞧見兒子滿面帶笑,是以往從沒見過的歡快模樣,他又覺得沒什麼,以後還遠著呢,村長總不至於太過為難。

 坐在新房中的大娘卻沒那麼多趕出,鐵家沒有女眷,便也沒有親戚上門,二孃三娘也嫌天太冷沒有一個跟來,故而新房內就她一個人,她直接掀開蓋頭一腳,打量起這間屋子。

 說新房著實有些誇張了,她幾乎可以肯定,除了床上貼了一堆紅“囍”字,跟以往沒有任何不同。

 因為房內除了一張床一個櫃子,連個凳子都沒有,實在太過寒酸。

 她再次忍不住想起宋家,宋家後來的日子苦,可到底在吳山村根深蒂固,牆壁都是撬的大塊石頭做基,比一般的茅草屋好上許多,又是得寵的小兒子,床桌椅板凳俱全,還有一扇小書架。

 越對比越覺得寒磣,肚子又咕咕叫起來,偏她一個新娘子不好出去,只得忍著,全靠回憶夢裡二妹後來的富貴做支撐。

 且不說鐵家這邊婚事如何,宋家那邊,知道今日是阮鐵兩家成婚,一大早起來宋母就心情不好,連帶著家裡的小輩也戰戰兢兢,說話都不敢大聲,偌大的院子,人不少,卻安靜到有些詭異。

 宋母手下敲敲打打,雖說她如今看不上阮家,可怎麼想心情都不好,總覺得自己的寶貝兒子被人嫌棄了。

 宋元修見了倒有幾分愧疚,安慰道:“娘,你不用生氣,以後我一定給你娶個好姑娘回來,好好孝順您。”

 “不用你操心這些。”宋母見著兒子就想起明悟師傅說的有緣人,頓時不再生氣,轉而發起愁來。

 天寒地凍的,每天只要忙活家裡的一日兩餐,旁的活基本不怎麼動,宋元修連著一個月幹活,突然歇下來,反倒渾身不自在,便尋了書上所說的五禽戲,每天打上一遍,這才舒坦。

 宋村長那頭在鐵家吃過了飯,也沒多留,直接就回來了,中間路過宋家,想了想到底還是進來。

 他擔心小六一個年輕娃想不通,便尋思著勸幾句。

 “哎呦,四叔公,你怎麼來了。”宋母本怏怏,瞧見長輩連忙上前欲要攙扶。

 “不用,我還沒老呢,”宋村長沒要人扶,問,“元修呢,沒事吧。”

 “嗐,他一個小孩家家,還沒開竅呢,能有什麼事。”外人面前她是不願意叫小兒子丟臉的,故作不在意。

 “那就對了,大丈夫何患無妻,等他考中了,多好的姑娘都娶得。”

 “我和他爹都這麼想呢。”

 “元修讀書沒受影響吧?”宋村長壓低了聲音問。

 其實宋家枝繁葉茂,讀書的可不知元修這一個,可小六是他瞧著最有希望的,平素便多關注了幾分。

 “沒呢,每日裡讀的可認真了,唉,就是趕的不巧,守孝三年,耽誤了不少功夫。”

 “如今也不晚。”十七趕考可不還年輕著,宋村長可見過不少白髮蒼蒼還去考童生的。

 “那倒是。”宋母應著,想起先前明悟師傅說的有緣人,便想著問問長輩,或許有個計較。

 遂將去樂山村求神拜佛,還得了一卦籤文的事情說了。

 宋村長撫撫自己白花花的鬍鬚,仔細回憶起來。

 “你說的是樂山廟的明悟師傅吧,我記得年紀比我還小點兒。”

 “對,就是他。”宋母拍手,“您老說明悟師傅說的,有準頭嗎?”

 宋村長一想事就忍不住想抽旱菸,可菸絲方才咋鐵家就抽完了,宋母連忙給續上,都是自家卷的煙,費不了幾個錢。

 菸絲被點燃,熟悉的香氣喚回了他的冷靜,他道:“說準其實有點準,畢竟活了那麼大歲數,又在佛前待了那麼多年。”

 “那這個有緣人豈不是真的,若找不到,小六......”宋母頓時著急起來。

 “莫要著急。”宋村長瞥她一眼,慢悠悠道,“老七呢。”

 老七是宋父在族中一代的排序,總是如今已經是有孫子的人,落在長輩口中仍逃不了一口老七。

 “屋裡歇著呢,我喊他出來。”

 夫妻倆都在了,宋村長這才神叨叨說起來,“明悟師傅年輕時候也有些奇事,他那一卦籤可不輕易給,既然給了,咱們信也不是啥壞事。”

 宋父宋母俱聚精會神的聽著,這種事他們可沒啥經驗。

 “既然都說了有緣人,大抵還是有緣的,你們且先想想,有沒有這麼個人。”

 “沒有啊。”宋母壓根不用思考,“這陣子,小六哪都沒去。”

 宋村長又看向宋父,“我聽說元修前陣子還跟著下地了?”

 宋父點頭,“對,跟阮家退了親,他一時受了打擊,我就讓他每天跟著下地幹一個時辰活計,別說,身子骨壯實了不少,飯也能多吃半碗。”

 “那就好。”宋村長笑呵呵,十分滿意,“以往我看他也有些單薄了,壯實好啊,進了考場也不擔心。”

 霎時,宋父宋母對視一眼。

 宋母重重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哎呦,我還真想起來件事,我就說前段時間總覺得忘記了什麼。”

 宋父試探開口,“阮家二孃?”

 “對。”宋母接口。

 “四叔公,我說說,您給掌掌眼。”

 宋村長仔細聽著。

 “是這麼回事,先前不是跟阮家退親了嗎,對了,阮家還想把二姑娘塞給我們,我們沒答應,二孃日子可憐,可我也不能拿小六的一輩子搭上不是。後來阮家把彩禮還回來了,算是兩清。

 後來有一天啊,我要去下地,那二孃就突然跟我說,每年都有學子因為身體不行,倒在考場上,一開始我還以為她遷怒咒我們小六呢,後來還是當家的說,可能是提醒,這不,小六鬧著要下地,我們就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