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肥肥 作品

第977章產權改革二


  五十年代,革鋼復工,那時的工人普遍住在鐵西區的繁榮、共和地區,鐵東區的八卦溝一帶,以及歷山區的太平地區,那時住的大部分都是職工自己搭建的平房。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是革鋼發展的高速時期,全國各地支援革鋼,同時革鋼也開啟了大規模招工,這些幹部職工需要住房,革鋼開始大興土木,建設職工宿舍。

  四個區幾乎遍地開花。

  鐵西區的環鋼路沿線,鐵東區的勝利路沿線,中華路沿線,以及整個歷山區都有革鋼的家屬區。

  舊堡區主要是礦山的職工家屬區。

  時間進入八十年代後,原有的三城區已經沒有太多的多餘土地了,但是革鋼每年都有新職工進入,住房問題依然嚴峻。

  於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革鋼花錢從市裡買下了北溝地區,計劃在那裡建設十一個居民小區,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了九個。

  這些舉措極大地緩解了革鋼職工的住房壓力,這也是革鋼的優勢所在。

  為什麼革鋼的小夥好找對象,就在於人家有福利分房政策。

  革鋼的民房各式各樣,從高端到低端,一應俱全。

  這裡既有高級領導住的獨棟小樓,躍層住房,也有太平、鐵西地區兩家三家共用一個廚房的老式宿舍,面積則從二三百平到二三十平不等。

  看完這些數據,林致遠掩卷長思。

  一個想法已經在他心裡慢慢成形。

  從九十年代開始,革安有了商品房,並且越來越多,林致遠現在住的十二條就是。

  但是到目前為止,革鋼所有的民房都是公房,產權不歸職工所有,按道理來講,職工退休或者亡故後,這些公房是應該交還給原單位的,但是沒有一家這麼做,全部被家屬子女佔用了。

  房產部門也沒有力度去強制收回,因為那樣做的話會激起大面積的社會矛盾。

  這就導致了革鋼的住房永遠都不夠用,老房子騰退不出來,新職工也需要住房,革鋼就只能一年接一年的不斷蓋房子,佔用了大量資金。

  這也成了革鋼揹負的最重的包袱之一。

  而神州的住房制度改革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悄然開始了,1979年,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獲批、1980年,第一家房地產公司成立、1985年,第一筆住房按揭貸款發放、1987年,第一宗土地公開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