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 作品

第382章 海洋思維

第二,大黃浦下游河道彎彎曲曲,曲折非常多,還有澱山湖阻隔,如果外洋船隻想通過大黃浦逆流而上,航行非常不容易。

所以海瑞把吳淞江變成大黃浦支流,廢棄古吳淞江入海口,是為了防範外敵海上來襲,保證蘇松腹地的安全。

這又說明什麼?說明朝廷對江南的要求就是安全第一,不認為江南需要有海港!”

孫太監的意思總而言之,從大黃浦河深入蘇州不方便,反而在朝廷眼裡成了防守優勢。

這就是觀念的不同了,外向海洋思維和內斂大陸思維的區別。

林大官人稍加思索後,開口道:“我只說三點,第一,天下沒有永遠不變之法,例如二百年禁絕與北虜互通互市,但到了隆慶朝還開關呢,重開古吳淞口又算什麼?

第二,如果重新開了古吳淞口後,真有強到能突破吳淞口打入腹地的外敵,那長江口一樣也防不住!

若還計較長江口比古吳淞口更安全,簡直可笑之極!

第三,皇上是什麼樣的人,孫公你比我更清楚,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只會一步步越陷越深。

如果你覺得,就憑現在織造局這幾百張織機就能滿足皇上未來的索求,那我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其實這三點裡面,重點還是第三點,最能打動孫太監的也是第三點。

外臣們還在為了萬曆皇帝不上朝或者在東宮事務上胡來而憤怒時,太監肯定已經更深刻的覺察到,皇帝已經不再壓抑本性,各種慾望全面爆發了。

比如太監們都知道,東廠提督張鯨有件事惹了皇帝發怒,但他獻了一批財寶後,就沒事了。

這就叫,春江水暖鴨先知。

孫隆詫異的盯著林大官人看了好一會兒,沒想到一個遠在蘇州的武官,也能如此精準的摸到皇帝風向。

以後誰再說林泰來做事就是無腦莽,他就“呸”對方一臉去。

有這樣見識的人,當然可以合作。對太監來說,誰能摸清皇帝心思,誰就是厲害人物!

最後林大官人部署說:“一開始,要只做不說。這兩年以疏浚的名義,慢慢修理吳淞江,明面上不提重開古吳淞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