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入海流 作品

第八十六章、祭場忽遇刺

  “方某當然不是這個意思,方某是擔心……”康銘博忙賠笑道:“到時候方某的飛刀不長眼,萬一傷到了無病兄弟,那方某可怎麼跟湯大人,跟晉王千歲交代呀!”

  “你放心,到了該你動手之時,我自然也會找個由頭,悄悄走開,那時候,整個祭壇除了一些無知百姓外,就只剩下李秋一個了!”

  “好!此計甚妙!”康銘博聽得不禁頻頻點頭。

  他今日在退思房裡踅轉來去已足足三個多時辰,可謀劃了半天,對於刺殺李秋一事仍是一籌莫展,今日聽了徐恪之語,心中雖兀自存疑,然已無別的辦法。

  不過,康銘博還是追問了一句:

  “無病兄弟,那個……李秋,此人的功夫怎麼樣?”

  “哈哈!方總堂主,李秋不過是個文官,哪來的功夫啊!”

  “他當真不會半點武功?”

  “你不是也與他見過面麼?他究竟會不會武功,以你方總堂主的眼力,難道還看不出來?”

  事實上,康銘博對於那一日與李秋相見的情形一直記憶猶新,他當時幾乎全被李秋的相貌所迷,在他眼中,這一生都從未見過如此貌美的男子!至於李秋究竟有沒有武功?當日的他哪裡曾留意過?

  此時的康銘博礙於顏面,如何會承認,當時自己雙眼盡已被李秋美貌所迷,並未看清此人有沒有武功?他心道就算你李秋有些本事,但到了明日午時,你在明處,我在暗處,你只需被我飛刀劃破一丁點皮毛,就當中毒不治!

  “無病兄弟,方某冒昧還想再問一句,為何湯大人與晉王爺非得除掉李秋不可?這李秋既是朝廷的欽差,聽說又是魏王的親信,殺了他,難道就不怕朝廷與魏王追究?”

  康銘博忽然間又想起了那一日在樓外樓外與李秋相見的情形,那一次雖是他第二回與李秋相見,可依然被李秋那種奪人心魄的美豔所吸引,以至於情不自禁地又多看了對方几眼,在他心中,如此絕美的男子幾乎已是這世間僅有!這一次與徐恪商談之後,他已覺李秋明日必死,是以心中卻不由生出幾許惋惜之情。

  徐恪聞言卻也有些意外,然隨即便道:

  “這是你該問的嗎?”

  “這當然不是我該問的,只是方某心中一直存疑,若無病兄弟將我當作大哥的話,還盼能以實情相告!”

  “咳!看在當年方兄對無病照顧有加的份上,那我就跟方兄實話實說說吧!”徐恪只得嘆了一聲,接著道:“晉王殿下與魏王爭奪儲君之位,其勢已如水火,而當今天子卻舉棋不定,這個時候,誰要是能讓大乾國庫裡的銀子日漸充盈起來,誰就能在天子面前爭得頭一份籌碼!杭州府鹽稅是江南賦稅之首,如若聽任李秋將這麼大一批銀子盡數上繳國庫,那麼魏王在天子面前,無疑是立了一大功,而晉王殿下自然就……”

  “懂了!”康銘博不等徐恪把話說完,忙道:“晉王千歲如何能將這麼一個大功勞拱手讓給魏王?是以這個李秋……不得不除!”

  “好了!”徐恪見話已帶到,便不再多留,“夜已深,我還要忙別的事,便就此告辭!”

  “好!方某就不送了!”

  兩個人就這麼“輕鬆而愉快地”把刺殺欽差的一整個謀劃都定了下來。

  ……

  ……

  到了八月初十午時,龍井山麓的一片大空地上,依稀就是兩月前吳文龍屍首被發現之處,李秋早已命人搭建了一處高高的木製祭臺,周圍站滿了十里八鄉的村民以及從杭州城裡出來看熱鬧的城中百姓。

  聽聞新任知府兼署理鹽務欽差李大人要在此地擺臺祭奠前任知府,以表朝廷體恤慰撫之意,這一種做法在杭州府的歷史上幾乎聞所未聞,百姓們聽聞此事,自然紛紛趕來一睹盛況……

  場面非常熱鬧,和尚們念過經,道士們做過法之後,新任知府李大人遂登上祭臺,在一陣哀樂奏過之後,即大聲誦起了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