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瞎混的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一章 識人之明

 而除了這兩件影響整個中土的大事之外,其餘各道也並不平靜,繼青王·宇文化之後,其餘各道相繼有稱王者出現,雖然大多都只是草頭王,但確實有不少頭角崢嶸者出現,甚至誕生了類似於宇文化這樣的真王。

 一時間浩蕩的中土就好似一鍋被煮沸的水,翻騰不休,不過在這樣動亂的大環境下,中土南方區域卻出乎意料的平靜,與大環境格格不入。

 長生道盟依舊在苦修內功,仙道教育的普及開始結出最初的果實,年輕一輩雖然尚未成就道人境,但陰神真人卻層出不窮,目前已經正式接替老一輩成為道盟的中堅力量。

 而相比於那些曾經不得意、飽受苦難、已然生出暮氣的老一輩,這些年輕修士沐浴道盟光輝已久,他們有著發自骨子裡的自信,這些新血的注入讓道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對於這種變化,身居道盟高位的道人修士有不少感到難以適應,特別是很早以前就成就道人境的那些中土修士,他們更注重安穩,這些年輕修士展露出的鋒芒讓他們感到擔心,甚至有出手打壓的打算。

 只不過龍虎山的支持讓他們默默放棄了這種想法。

 而在道盟之外,沉寂多年,完全消化了曾經的積累,佔據西南道的青王·宇文化也有了幾分躍躍欲試的姿態,只不過暫時還沒有發作而已,經過這些年的治理,他已經將西南道完全納入了自己的掌握,建立起了真正的國度,再加上儒家稷下學宮的扶持,這些年西南道越發興盛,真正有了幾分盛世氣象。

 與之相比,七凰宮治下的正南道這些年完全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仁王季讓整日飲酒作樂,醉心詩詞歌賦,不理朝政,以至於西南道吏治敗壞,民生凋敝,而對此七凰宮毫無反應,就好似沒有注意到季讓的舉動一樣。

 而這也進一步助長了許多不良風氣,讓季讓暗地裡的動作越來越頻繁,不斷積蓄力量,希望有朝一日能掙脫枷鎖,推翻七凰宮,成為真正的王。

 不過對此,七凰宮實際上心知肚明,只不過選擇了刻意放任而已,現在季讓看似收穫了不少的資源,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大量的民心,這東西看似不重要,但對於一個王者而言卻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