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引入外資

“那產業工人這個問題,摩加迪沙市如何解決,工人可不是農民從土地裡走出來就一蹴而就的?”

“這個問題就更好解決了。我們東非推行的是義務教育,摩加迪沙市就有大量學生,往年安排都是畢業後直接安排種地,如果你們能在這裡投資建廠,那剛好可以解決一批中等學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東非教育整體過剩,尤其是中學生,東非工業安排不了這麼多的學生,所以只能把這些學生打發回去繼續種地,這樣搞也不是沒有好處,農民也需要知識補充,這樣未來東非農民的見識和學識水平能更容易接受機械化,科學種植等新農業概念。

“那你們能提供多少學生?”奧地利人對於東非的義務教育是沒有具體概念的,畢竟東非並不是一個開放國家,外人對東非的瞭解並不多。

“去年摩加迪沙市的中學畢業生數量是三百多人,只有一百多進入工廠,剩下的我們都可以供給你們,而且這只是摩加迪沙市,整個北方省的中學生數量應該在四千多左右。”

“你們東非的中學生數量這麼多麼?”

“當然,不過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東非的學校和歐洲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們的學生課時少,課程少,管理比較寬鬆,所以對應學歷的學識恐怕未必能符合標準,不過這有中學學歷,肯定比德意志地區的小學學歷要懂得更多。”克拉尼斯說道。

這就和田忌賽馬是一個道理,東非學生和同級別的歐洲學歷學生相比,肯定平均水平有很大不足,但是如果我用中學生來和歐洲的小學生相比,那情況又反轉了。

而且東非誇張的中學普及率,使得東非中學生數量相當多,這個吸引力就很大了。

“如果是這樣,那還可以接受,不過我們能不能在當地學校考察一番?”

雖然克拉尼斯說的很動人,要知道中學學歷放在歐洲那也是人才,一般在工廠裡高低也能混到管理層,所以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奧地利的商人們還是保持謹慎態度,他們並不相信東非有這個教育水平。

“當然沒有問題,我知道這對於你們來說可信度不高,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東非在推廣教育的力度上,可以說是全世界大國中是最高的,只不過就是教育水平過於參差不齊,這和東非的師資力量不足有關,但是隨著東非人才的不斷積累,這個問題未來會越來越小,直到和歐洲中學持平。”克拉尼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