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獻芹人 作品

第2589章 群眾路線、教育發展

 不拿群眾當傻子,還是積極教導他們、引導他們,將每一個人都知道社會運轉的必要過程,讓他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勞動與智慧參與進去。 

 文明,當然不是一個人的文明,而是所有人共同建設、一併分享的文明。 

 …… 

 實地走過一個個村莊,夏多看到幾乎每一個村莊都有閒著的小孩子,這除了眼下農忙放假外,最主要的還是領地學校不足以容納下所有的孩子。 

 目前領地十六歲以上的孩子會直接進入時之塔學習魔法,而十六歲以下的,則會在領地進行學前教育,如文字、常識、法律、地理、算術、魔法,等等。 

 但開這麼多課對老師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據夏多瞭解,目前臨水村大學堂絕大多數老師都同時兼著好幾門課。 

 並且,一部分學生上課,另一部分就不得不放假,而老師卻始終沒有假期。 

 不久前,領地剛剛接受了二十多萬來自甜水三位面的新領民,這其中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幾乎佔了三分之一! 

 這對領地教師數量又再次提出了要求。 

 為此,萊頓的做法是從領民中招募已經數量掌握文字、法律以及一些基本常識的人,每個人負責一項,先將架子打起來,之後再逐步完善。 

 只不過夏多沒有批准這一做法,誠然領地已經有很多人都通過了文字關乃至法律關,但用來教學,哪怕只是用來教小孩子,也還是有些不足。 

 夏多更希望的是每一個教師都是法師,至少也是法師學徒,如果再對教學擅長一些,那就再好不過了。 

 之所以要教師都是法師,一方面是給小孩子提供一個近距離接觸魔法的機會,小孩子正值發育階段,思想也在萌發,提前接觸魔法能夠激發他們的興趣。 

 另一方面,則是給時之塔日漸增加的新法師提供一個新出路,在未來,魔法當然是人人都要學,可魔法研究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個潛力。 

 通過各種選拔,將具有研究潛力的人集中起來,剩下的人依然可以推動魔法發展,卻未必需要從事專門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