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

 
楊鵬本已把手往懷裡伸,聞言道:“實不相瞞,您不該問都有誰,而應該問沒有誰……是這樣的,朝中很多文臣武勳,都是被裹挾著,非參劾您不可。為首的也就那麼幾個,但似乎六部尚書中除了禮部那位之外……旁的人都有聯名。對您的處境有所不利。”

 
張周嘆道:“這群人怎麼這麼著急呢?我還想給他們個契機,這連天意都不等了,直接就要來參劾我?唉!等個幾天,把災異等到了再參劾,他不香嗎?”

 
“啊?”

 
楊鵬不適應張周這種說話方式。

 
張周笑道:“楊公公趕緊去跟陛下通稟吧,我這邊還好,身在朝堂早就做好了被人針對的準備,話說這朝野上下有幾人不被參劾呢?習慣就好了。”

 
……

 
……

 
張週迴了家門。

 
這對張周來說,是個“父慈子孝”、“夫妻恩愛團結一家親”的美好夜晚。

 
可對於那些要參劾張周的人來說,今晚可就非比尋常了,這是大戰之前最後的夜晚,涉及到大明朝廷未來幾年,甚至是未來十幾年的格局。

 
對他們而言……一旦明天的事敗,將意味著張周崛起將無法再遏制,朝中老臣退下去之後,靠一批曾經的侍郎、正卿、都御史和布政使等升上來的官員,再更難制衡張周。

 
務求要一次成功不留後患。

 
英國公張懋的府邸,此時正在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正是先前剛見過張周的吳昊。

 
而吳昊來見張懋的目的,是把張周所提到的,京師將會在幾天後發生雹災的事情言明,而且要按照吩咐不能說這是張周所提的,而是欽天監自己算出來的。

 
“你說什麼?京師有雨雹之災?這……是你推算出的?”張懋面對這麼個自信當天氣預報員的吳昊,也是一臉難以置信。

 
別說是我張懋不信,朝野上下換了誰,都不覺得你吳昊有那種直接推算幾天後發生事情的能耐。

 
明天是晴天還是陰天,下不下雨,都還兩說呢。

 
你居然能準確預言雹災?

 
吳昊道:“事情便是如此,在下來找英國公,也是因為……此等事說給他人聽,他人也未必可信。”

 
“那你為何又來告知於老夫?”張懋皺眉道,“你若是沒什麼把握,完全可以跟陛下提,還是說你怕不能準確兌現,讓陛下怪責你既沒能耐,還喜歡刻意模仿張家小子?”

 
吳昊面露苦澀之色。

 
還是你張老頭諷刺人更直接,我跟張秉寬對話時,他就算覺得我能力不行,至少也沒明說啊。

 
吳昊按照之前商議好的說辭道:“這不是最近有涉及到萊國公的參劾之事,朝野上下缺少由頭嗎?我本想去見屠部堂,卻又覺得以此等事去煩擾他,或有不便。且基本也難被人採信。”

 
張懋道:“旁人不採信,老夫就非要採信你不成?”

 
吳昊問道:“在下只是在盡力而為。”

 
張懋一臉煩憂。

 
從心理上,他是不想跟張周作對的。

 
難得武勳在張周的帶領之下,已經支稜起來了,這時候把張周壓下去,只會換來文臣的排擠……哪怕之前文臣來找他商議時,說是會互相容讓平等互助,但張懋知道文臣是不可能在治國這一項上讓權的。

 
可要是不跟張周對抗,那張周所代表的新興勳貴,就會把他英國公一脈給取代。

 
不用張周親自上,就一個朱鳳,再加個王守仁,也夠讓他頭疼的。

 
也因為他張懋年老之後,對於未來的事也非常敏感,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孫還無法挑大樑,且他沒覺得張周對張銳和張侖父子倆幫到多少……

 
治病?

 
張老頭在政治大是大非面前,是從來不會去想著這點“小恩小惠”的。

 
“行了,你回去吧,記住這件事千萬不可對外人提。”張懋囑咐道。

 
“這是為何?”

 
吳昊心想,你張老頭這是想隱瞞這件事?

 
那陛下和張秉寬此舉,豈不是被你張老頭給破壞?

 
在皇命和你英國公之命面前,我當然選擇前者啊。

 
張懋道:“一旦不能兌現,你可知道後果如何?張家小子最近總在被人攻擊說他妖言惑眾,老夫看你也差不多了。”

 
“我……”這點還真說到吳昊心坎去了。

 
吳昊自然也會琢磨,張周之前話說的是情真意切,但誰知道是不是在糊弄我?

 
說不定他就是想編造個不存在的雹災,讓我找人去上奏言事,最後事再沒發生……張秉寬便藉機跟別人說,是文臣對他無端攻訐,甚至以攻訐其所為的“妖言惑眾”來“妖言惑眾”呢?

 
你們文臣拿不存在的災異來攻擊,也是妖言惑眾,還怎麼來攻擊我?

 
“走走走,就當沒來過老夫府上。”張懋有點想甩手不管的意思。

 
吳昊一咬牙道:“張老公爺,若是明日您在朝上不提這件事,那在下可就不得不提了。”

 
“什麼?”張懋覺得很意外。

 
你吳昊也硬氣起來了啊。

 
居然靠推算,算出個雹災,還打算來日親自上奏?讓人刮目相看啊。

 
“身為臣子者,若知曉或有災情而不上報,是為瀆職,在下身為欽天監正,上報天象異數本就是職責範圍之內,跟您說,不過是因為這涉及到對萊國公的參劾之事,若您不往心裡去,那在下也只能請求明日朝上親自跟陛下奏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