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優勢在我不在他

 
……

 
……

 
朱鳳忙碌二十多日,先回去休息了。

 
楊一清將幕賓宋蘭,還有隨朱鳳一起出兵的千戶李隼,一併叫了過來。

 
李隼在楊一清面前,詳細說明了朱鳳最近一段時間的行軍情況:“……安邊侯很辛苦,但卻總是拿不定主意,有時說要出擊,可事到臨頭卻又更變。但在遇敵時,安邊侯也盡力了,奈何韃靼各路人馬勢頭太盛,神威炮難以派上用場,所以才……”

 
李隼雖從心底是站在楊一清這邊的。

 
但他也不敢隨便去非議朱鳳。

 
能說及朱鳳“優柔寡斷”,已算是他對朱鳳的最低評價了。

 
但其實朱鳳身上的毛病,可不止優柔寡斷這一條,甚至連李隼都沒見過朱鳳這麼帶兵的……身為主帥,居然是個牆頭草?就好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帶兵跟鬧著玩一樣,這種人不給他配個主帥,真是見鬼了。

 
“好,你下去吧。”楊一清先讓李隼離開。

 
等李隼走了,楊一清才看著宋蘭道:“你怎麼看?”

 
宋蘭道:“依我之見,還是如之前所商議的,為安邊侯表功,如此既讓陛下有話跟朝中大臣說,彼此面子上也好看。”

 
這也道出了西北軍政的一個亂象。

 
不是西北官將非要“虛報戰功”,或者是刻意粉飾太平,只是表功比擔過,更符合朝廷上下的期冀,方能做到“你好我好大家好”。

 
說白了。

 
皇帝不想看到失敗,大臣也不想看到,西北軍將更不想看到……反正西北之地山高皇帝遠的,只要韃子撤了,說是功勞,讓下面的百姓不知道,那不就行了?

 
遭遇戰敗,不上報,便等於是沒有敗。

 
黑鍋這東西,幹嘛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呢?黑的說成白的,朝廷上下眾口一詞,再把有懷疑的人給扼殺,讓多數的百姓知道歌舞昇平就行了。

 
楊一清氣惱道:“朱知節剛回來,就跟我說,他要上奏請罪。”

 
“請罪?”

 
宋蘭差點想說,他圖什麼?

 
我們給你表功,你回去後就不是狗熊了,而是英雄。

 
你不領受我們的好意就算了,居然還想著請罪,那你把我們這些人置於何地?

 
楊一清道:“我讓他回去先冷靜一下,暫緩上奏之事,回頭再跟監察御史談談,看這件事該如何上表。”

 
宋蘭顯得難以置信,苦笑道:“朝中有靠山的人,做事風格就是不同,說他莽好呢?還是說他心機深?”

 
楊一清問道:“你也覺得,他可能是在故意對我們施壓?”

 
“否則呢?”宋蘭道,“以他安邊侯,可以先後在威寧侯、萊國公、偏關王德華麾下效命,還能深得陛下的信任,說他是有勇無謀之人,誰人肯信?可他真的有勇嗎?若是連謀都沒有,他還能做什麼?”

 
宋蘭這就屬於“高估”朱二少。

 
以為朱鳳做事有深意,但其實朱鳳就是個面瓜,什麼勇、謀的,那說的一定不是他朱知節。

 
朱鳳所追求的生活,僅僅是在南京城裡當紈絝大少,胸無大志的人去揣測他做事的深意,其實就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宋蘭道:“以此來看,要儘早與他談妥,他既要施壓,必定有所求,只要能讓他安分消停,應寧你恐怕也要……有所退讓。”

 
“嗯。”

 
儘管楊一清不太情願,但他還是點了點頭。

 
揣摩不出朱鳳有什麼用意,只覺得這小子是在故意讓我們難堪,那就去跟這小子談判。

 
就問你小子,到底有什麼需求?

 
大不了滿足你!

 
……

 
……

 
九月二十,正午時分。

 
在草原官山東北六十里處,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韃靼一方由察哈爾部為主力,橫擺在大明軍隊前行方向一片土丘坡頂位置的,有六七千兵馬,而在大明後方追擊的人馬,有過萬數。

 
等於說韃靼用近三倍的兵馬,勢要在大明軍隊進一步西進之前,將大明軍隊的前行之路給阻斷。

 
當韃靼開始列陣之後。

 
王守仁隨即下令,由關敬親率三千兵馬,配合軍中五百門火炮,以及三千兵馬全數持燧石銃,對韃靼營地展開一鼓作氣的衝鋒。

 
什麼後方追兵,什麼前後夾擊的,好像對王守仁來說,絲毫不重要。

 
“只有當韃靼老弱婦孺就在我們前方的時候,韃靼人才會不避我們的火炮和火銃,正面與我們為敵!殺過去!將韃靼滅族!”

 
“將韃靼滅族!”

 
將士們衝鋒起來,有一股我們就是來滅你們全族的架勢。

 
三千騎兵衝對方七千左右嚴陣以待且還居高臨下的騎兵,大明將士一方可說是絲毫畏懼都沒有。

 
騎術不如你們?單兵作戰力不如你們?戰鬥經驗不如你們?

 
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們有炮,我們有銃,只要你們敢靠近,就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

 
……

 
大明兵馬在快速突進。

 
韃靼一方卻是嚴陣以待,遲遲沒有發起衝擊,儼然有要守株待兔、以靜制動的意思……

 
但戰鬥雙方其實都清楚,韃靼人如果真擺在那等大明將士殺過去,那他們基本就等於是徹底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