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安 作品

第1114章 晉安風評被民間小人書攪黃

  「刑察司與大理寺、御史府,並稱三大法司,三權分立司法審判,維持康定國律法公正。只是大理寺、御史臺勢大,根深蒂固已久,經常打壓勢微的刑察司,有功勞他們搶,有黑鍋總讓我們刑察司背,我這個指揮使怎麼說也是朝廷從四品官銜吧,可是連六部郎中、侍御使這種虛職的人也敢直視本官說話,晉安道長你可知我這正從四品指揮使當得有多窩囊?」

  「就說這次的南北錢案,這是一個燙手山芋,一個失職或督辦不力,就是天顏震怒,掉腦袋的事,沒人敢接這個案子,最後只能由我們刑察司接管。雖然李百戶不負眾望,讓案子水落石出並搗毀鑄幣賊窩,可是這事牽扯到十三皇子謀權造反,刑察司無權審判皇室宗親,最後被御史臺掃尾搶走功勞,大理寺再從中分走一杯羹,明明是我刑察司破的案子,罪證、犯人、證人證物全都是我刑察司冒著生命危險找到,可憑什麼我刑察司打下的功勞,次次都被御史臺、大理寺半路摘桃子?就因為我刑察司背後沒有皇親國戚當權貴靠山,就因為我刑察司背後沒有天師府的高手如雲當靠山,所以就活該他孃的低人三等嗎!」

  「晉安道長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晉安沒有說話,一直平靜傾聽,晉安不說話老道士也沒有說話,因為在五臟道觀裡是以晉安為主。

  張指揮使見晉安沒有接話,他臉上並沒有出現尷尬表情,繼續唉聲嘆氣說道:「這次本官前來武州府,的確是得到聖上口諭專程前來,聖上感念晉安道長‘聖德昭彰玄功莫測,,但奈何江山社稷繁重,走不出皇宮於是命本官效仿先人典故,三顧茅廬,再次隆重請晉安道長入京。聖上想請晉安道長入京,而本官年事已高,也有想在告老還鄉之際,給刑察司找個後路,找個靠山的想法,不想看到刑察司就此凋敝下去,直至無人問津,成為名存實亡的三大法司之一,讓那些與本官謀事了一輩子的下屬、同僚們像受氣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只能給人背黑鍋,指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死得不明不白……」

  張指揮使說到動情處,眼眶泛紅,聲音哽咽。

  張指揮使起身朝晉安躬身行大禮,低頭哽咽道:「還望晉安道長看在李百戶的情面上,看在刑察司弟兄家中都有妻兒父母等著養老送終,不希望他們稀裡糊塗當了別人替死鬼的份上,晉安道長能入京幫幫我刑察司弟兄們!晉安道長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拿刑察司弟兄背黑鍋,死得不明不白,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搶奪刑察司弟兄們拿命換來的功勞簿就足夠了,刑察司只差一個武道人仙靠山,刑察司只差一個能在三大法司裡的平起平坐的公平!」看著眼前這位兩鬢雪白,快到古稀之年的張指揮使,朝自己行如此大禮,晉安這次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扶對方,而是幽冷問一句:「張大人這次來武州府,李胖子事前知道嗎?」

  張指揮使依舊保持躬身行大禮姿勢,答:「他並不知情。」

  叩。

  叩。

  叩。

  指關節輕釦木質座椅護手,發出沉悶聲響,氣氛壓抑好似要凝固住了一樣,終於,晉安開口說話了:「好,我原意相信張大人的話我可以陪張大人入京。我有一個要求,給我十天安排這裡的所有事

  。」

  聽到晉安肯答應跟自己入京,張指揮使一開始還有些沒反應過來,隨後欣喜若狂:「請受我深深一禮,再次感謝晉安道長幫刑察司的弟兄們。」

  接下來,張指揮使又逗留一會,詳細分析京城裡的樹根交錯,權勢爭奪複雜,這才走出五臟道觀,然後坐上馬車直奔府衙稟報喜訊。

  五臟道觀後院。

  老道士送走張指揮使後,長吁短嘆的走回來:「小兄弟,你怎麼又突然答應入京了?你忘了老道士之前的提醒,京城對小兄弟你這麼步步緊逼,這事絕對簡單不了!」

  晉安遙望五臟道觀三清殿方向,看著天上香火鼎盛,聽著人聲響徹,彷彿能看穿院牆、神殿磚牆,直接看到道觀裡的香火客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