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夜怪客 作品

第247章:改邪歸正?

傑森也不多勸,遺憾聳肩,直接離開了。

他走了,趙梓駱叫過楚良翰,把剛才傑森的話說了一遍。

然後問道:“他什麼意思?”

真就偃旗息鼓了?

楚良翰沉吟許久,搖頭。

“不……我不相信他會放手。我太瞭解他了!”

但誰也想不通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想不通就不想。

趙梓駱拿起話筒,像模像樣地坐在攝像機旁,拿起喇叭喊道:“《開端》

卡!場記板打響。

“導演體驗卡,使用。”

話音剛落,忽然,他感覺自己意識猛地拔高,進入了一個虛無空間。

他坐在電影院位置上。

前方,是一個巨大的主臺,後方正在播放星爺的經典影片——《功夫》。

一位看不清面容的中年男子,正在主臺上侃侃而談。

“導演的工作首先是統籌,其次是拍攝。”

“統籌工作貫穿整部電視劇,而拍攝,則是決定導演是否能成功的關鍵部分。”

“好的導演,一定能用鏡頭的語言講述清楚故事……”

趙梓駱發現,對方說的他都能過耳不忘。

什麼叫做鏡頭的語言,什麼叫做拍攝的手法,這些他已經研究過。

但聽下去,對方卻有更深的解讀。

深入淺出,他聽得如痴如醉。

所謂鏡頭的語言,就是把鏡頭想象成文字,用無聲的鏡頭來講述一個故事。

比如一個人出現在這裡。

為什麼出現?

這個為什麼,不是說原因。

而是說有什麼鋪墊?什麼樣的引導。讓鏡頭落到了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段話提到了他,接著出現這個人,就不會突兀。

比如另一個人看向他,再出現這個人,就有了因果。

如果這個人突然出現,沒有任何鋪墊,會給觀眾極大的突兀感。

這就是鏡頭語言的一種表現。

不過最難的,還是導演的風格。

風格是貫穿整部作品的。

有的導演喜歡用絢爛的色彩來暗示角色的心情,比如老謀子。

在硬漢出現的時候,從光線,到佈景,都體現出一種冷硬風格。

這就是風格!

比如已經用爛了的,一位風塵女子坐在吧檯前,周圍光芒曖昧,昏黃。

這也是一種風格。

但這種風格使用的人太多,已經不是導演獨樹一幟的標籤。

鮮明的風格,很容易就會被影迷看出。

而風格,也是決定普通導演和天才導演的分界線!

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鏡頭語言,才具備成為導演的基礎!

別看白樺林只是電視導演。

可他也有自己的風格!

《甄嬛傳》上,顏色的對比非常出彩,每一個人在什麼地方,說什麼話,這些趙梓駱可沒有在劇本中寫。

全靠導演現場發揮。

可事實就是,對方發揮非常完美!

色彩、光線的敏銳,用於烘托人物性格、現場氛圍,這就是白樺林的風格。

當然,這種風格不算特殊,也並不出彩,白樺林只是運用嫻熟。

甚至這種風格是個導演都會用。不算是個人風格。已經可以歸類為基本功了。

所以,老白沒怎麼進軍電影市場。

電影每一幀都是壁紙,對於鏡頭語言、個人風格的要求比電視劇高得多!

趙梓駱仔細學習著,有些東西是書上都沒有的。

就真的是“導演心得。”

不知道過了多久,主臺上的中年人終於講完了《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