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大腰子 作品

第734章 逼宮

  你沒把百姓當人,百姓也不會認你為唐皇。他們只會覺得你是一個更大的地主,更大的吸血鬼罷了。”

  李隆基面色有些難看,他年紀這麼大,第一次有人敢用這種語氣跟他說話。也是第一次被人全盤否定了他的執政理念。

  在司仁的話語中,彷彿他李隆基什麼都不是,對大唐沒有一點貢獻,完全就是個蛀蟲一般的存在。尒説書網

  “你胡說。我為了邊疆百姓的安穩設立了節度使制度。

  我曾親自考核縣令,選拔用有的人才。使大唐社會安定,產業蓬勃發展,經濟越發繁榮。

  我還完成了多民族統一,你本是突厥人,現如今不也是我大唐的西平郡王嗎?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僅憑你一言就否定了我多年的勞動成果,簡直可笑至極。”

  司仁無奈的搖了搖頭,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下,根本改變不了他們守舊腐敗的思想。

  其實,這也是儒家思想帶來的隱患。

  儒家聽起來確實高大上,有些話也的確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

  但別忘了,所謂的儒家,他們也是名門望族。他們怎麼可能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那些底層百姓呢?

  書籍對於名門望族是財富。有句歇後語說,孔子搬家都是書。

  孔子的書不是誰想看就能看的,也不是誰想拜孔子為師都能拜的。

  孔門72賢之首的人名為顏回,他是孔門最窮的人。可即便他再窮,他也是貴族,他的父親顏路是魯國的魯卿大夫。顏家更是有50畝地,10畝的花園。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這話正是出自顏回之口。

  在戰國的時候,有房有地,吃喝不愁。這在孔子看來,居然是艱苦樸素。

  可想而知當時儒家是什麼樣的生活,而百姓又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這種觀念直到現在還一直在持續著。

  司仁不想跟李隆基多說什麼,畢竟兩人間的思想差距太大了。想法也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