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 作品

第五五九章 二手的一般都有問題

“你的意思是,除了聖賢書,讀書人還得學點別的?”太子神色稍霽。





“不愧是大哥!”朱楨馬上奉上彩虹屁:“簡直聰明絕頂、一點就通。”





“你少給我戴高帽。”太子笑罵一聲,然後正色道:





“話說到這份上,大哥也不跟你說虛的了。朝廷開科取士,不只為了選拔人才,更重要的是給天下人才一個上升的機會。把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全部精力,都牢牢拴在科舉一途上,這樣天下才不容易出亂子。”





“所以唐太宗看到天下舉子入宮應試,才會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我彀中。”他輕嘆一聲道:“現在明白了吧,為了天下太平,但科舉是不能停的,早晚還得恢復。但讀書人只會讀聖賢書,伱拿別的考他們,他們不會啊。”





“不會就學。”朱楨沉聲道:“反正幾年之內,科舉又不會恢復,他們還有的是時間學一門專業。”





頓一下,他又打出了自己的王牌道:“臣弟聽劉先生說,唐朝開科舉不止有進士科,還有明經、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父皇既然以恢復唐製為主,為何偏偏在最重要的掄才大典上,卻不學唐朝了呢?”





“唐朝的科舉是這樣的嗎?”朱元璋一愣,尋思一會兒方道:“好像是這麼回事,但當時咱聽宋先生他們說,唐朝都是以進士科為尊,因為其餘幾科太簡單,很難拉開差距,所以真正的人才,都去考進士了。





“所以到了後來,考進士就成了考科舉的代名詞,另外幾科形同虛設,因此沒必要再走當年的彎路了,只設進士科就行了。”





“父皇被他們給蒙了。”朱楨一陣冷笑,這個問題他真的跟劉伯溫討論過很多次,講起來自然成竹在胸。朱元璋、朱標、朱棣便聽他侃侃而談道:





“進士科確實是唐朝最重要的科目沒錯,因為難度最高,也最受重視。但說其餘幾科不重要,報的人也太少,就純屬文人的壞心思了——





“我跟老師統計過,整個唐朝,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最多的是明經科,明經科出身的官吏,遠超進士科。這怎麼能說形同虛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