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梟虎 作品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強大的大漢朝(五)

  朝廷內外,勳貴大臣,也紛紛慷慨解囊。把自己家多餘的糧食拿出來,辦大事。

  有的人是一心為公,比如劉知行,比如李勇。

  有的人則是嗅到了政治味道,投上所好。

  無論如何。

  大漢朝的朝野,除了扶桑地遠在海外之外,幾乎全部動員了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遼東、三漢、山西、北直隸等等。由工部建造的水泥路,宛如蜘蛛網一般,以都城為中心散開。

  在這些平整的水泥路上,無數的民壯押運糧草,海納百川一般,匯聚向山西,渡過黃河,到達陝西。

  水泥路又平整,又寬闊,運糧很快。人畜在路上的吃用減少了,損耗就少了。

  而且因為路況好,死在運糧路上的民夫就少了。只要不是運氣太差,民夫都能回去。

  對百姓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

  大基建帶來的效果,顯露無疑。

  當這些糧食到達陝西的時候。陝西境內,正在熱火朝天的幹。

  興修水利,移山開路,修葺水泥路,修葺道路等等,以工代賑,乾的熱火朝天。

  整個陝西,都在大基建。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輛輛的糧食,沿著大道往長安而去。車馬接著車馬,隊伍排成長龍。

  這極大的鼓舞了陝西百姓的士氣。

  百姓們奔走相告。

  朝廷有糧。朝廷是有糧食的。

  大漢朝不是楚國,是不會放著災情不管,放任百姓死在田野的。

  大漢朝既救了災,也使得自身的威望,到達了高不可攀的高度。陝西百姓對大漢朝的歸屬感,堅如磐石。

  別說現在楚國沒有能力反攻,哪怕有能力反攻了。那陝西的百姓,也一定站在大漢朝的一邊,幫大漢朝趕走楚軍。

  大漢朝好啊,楚國算個什麼。

  就在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盛況之下。吳年率領漢軍,回到了長安城。

  他沒有讓陝西巡撫張嚴才出城迎接,而是讓其在行宮門口候著。

  鑾駕到達行宮門口。今年四十二歲,還算年富力強的張嚴才孤零零的站在大門前,對吳年行禮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