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康王逃跑

 當時擴建大名府是用來抵抗北方契丹入侵的,作為軍事堡壘修建,在這兒比相州的確安全多了,其堅固程度堪比太原。

 如果要堅守,就算金軍全力強攻,也未必能攻下。

 康王卻想繼續往東跑,東渡黃河,跑到東平府甚至距離金軍更遠的地方去才會踏實。

 但現在金軍沒趕來,倒也不用太著急著走,免得被人笑話,說他當逃兵。

 他也想等著勤王兵來更多一些聚集在他身邊,身邊有了兵馬,他這大元帥才會感到踏實。

 至於兵權,雖然皇帝讓他把大元帥府的軍權交給宗澤,但是他卻要看情況再說。

 反正皇帝、太上皇都被金軍重重包圍在了東京汴梁,生死未知,趙氏正統子孫只有自己這一條漏網之魚還在外面。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更何況現在他是王爺,又是皇帝任命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組建一支軍隊在身邊護衛不算什麼。

 於是,他決定暫時先在大名府駐紮,同時派人通知各路勤王兵趕來大名府會合。

 ……

 相州。

 眼看康王趙構帶著絕大部分勤王人馬逃往大名府去了,宗澤手裡只有他自己原先的兩千人,他無可奈何。

 宗澤臨危不亂,依舊執行皇帝趙桓的錦囊妙計。

 他下令部將李光弼,張德帶領士兵們在馬尾拴上樹枝,步兵則拿著樹枝在地上拖著跑,掀起塵埃。

 銀術可的五萬大軍從潼關殺到李固渡。

 擔任先鋒的是投降金朝的遼大將郭企忠,率著二千人馬為先鋒,到了這裡,望著漫天的塵埃卻有些發怵。

 不知道宋軍到底有多少人馬。

 他決定先探虛實,便帶著五百人朝著漫天塵埃的李固渡衝殺而去。

 塵土飛揚中,宗澤率兩千宋軍從兩側突然殺了出來。

 五百金軍被擊潰,一部被殲,其餘的逃回了金營。

 郭企忠下令駐紮,等待大軍到來。

 銀術可率主力趕到,聽了郭企忠說了戰況後,大吃了一驚,他不敢掉以輕心。

 金軍之所以能百戰百勝,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軍情刺探。每次作戰都要派出若干斥侯探測軍情,摸清敵情再做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