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 作品

第六十一章 華夏軍團 (求追讀!!)





同行的除了劇組演員外,還有陳源這位製片人,以及兩位專門聘請的翻譯人員。




感慨著待遇確實不一樣了的吳淵,一進機場vip休息室的門,就見到了其他同樣要前往柏林展映的華夏電影劇組。




“喲呵,吳導,久仰大名啊,可算是見到你了。”




笑成個菊花臉的馮曉剛,一看到《入殮師》劇組進來,立馬就熱情的迎了上來,與吳淵擁抱了一下。




一邊抱,他一邊還說道:“吳導,你是不知道啊,韓董這兩年天天就在我耳旁唸叨你,都把你誇到天邊去了。”




“不過你確實厲害,你們科班出身的導演這麼會拍電影嗎?”




“拍部小成本電影版權能賣幾百萬美元,去美國一拍就是2億美元票房,現在拍部文藝片,也入圍了柏林,真是少年天才啊!”




馮褲子是真的嫉妒,快嫉妒瘋了。




難道上過大學的差距就這麼大?




內地四大導演裡,就馮曉剛沒上過藝術學院,甚至他連大學都沒上過。




這也是很多老頭子看不上馮褲子的原因之一。




以前他倒是不把自己沒上過大學當回事,他不在乎。




沒在專業院校學習過,那不也還是拍出了內地票房冠軍的電影嘛!




但這次的柏林之行,可確實是打擊到他了。




許安華並不是內地導演,《男人四十》是港島電影,所以並不從京城出發。




剩下的四位導演現在都在這休息室裡,結果吳淵和張藝謀、李欣全是電影學院出身,就他馮曉剛連大學都沒上過。




而且吳淵都還沒畢業呢,這就已經在藝術成就上超過馮小剛了,馮小剛至今沒有入圍過歐洲三大。




如果算上《朱諾》的電影票房,那他在票房上甚至可以吊打所有內地導演...




藝術成就上比不過,票房也拿不出手,馮曉剛面對吳淵,這是真有那麼一點自卑的感覺了,連帶著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報個電影學院的研修班再回爐學一學...




“哪裡哪裡,馮導拍的賀歲電影也都很不錯啊,票房也都賣得很好。”吳淵笑著回應,他自然不會沒事去貶低馮曉剛。




事實上他也確實不像第五代導演那樣,總看不起馮曉剛。




如果沒有馮曉剛,華語電影的商業片時代可能會晚來十年。




沒有馮曉剛的《甲方乙方》開啟內地商業片時代,給予市場信心,就不會有張一謀導演的《英雄》開啟了大片時代!




要知道,90年代的時候,人民群眾對於看電影的熱情降至了冰點。




首先因為上頭政策的變動,讓主旋律電影成為了主流。




可那會兒的主旋律電影,基本還是早期紅色電影的套路,和同時期的外國電影相比,簡直差了三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