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屈屈 作品

第442章 要幹大事的光影時代

“這部電影需要兩位女主角,一位年紀稍大,最好是30歲左右,形象性感的。”

李曉萍才沒功夫去注意失落的劉智楊和江梳影,繼續介紹道:“另一個女主角則要年輕點的,18-25歲左右,不能超過25歲。”

“這兩個女主角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對母女。”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男主角,需要一個年紀輕,長相偏柔美,有書生氣和少年感的男演員。”

是的,李曉萍講述的這部電影,正是《靈魂擺渡·黃泉》。

不過和原版《靈魂擺渡·黃泉》不同,在吳淵的要求下,公司編劇部將這部電影的背景拓寬了。

原本,這部電影的故事之侷限於孟婆的黃泉客棧之中,考慮到這只是一部網絡大電影,格局已經夠了。

但作為院線大片的話,格局是肯定不夠的,而且還不能承擔拓寬光影時代電影宇宙的要求。

所以在公司編劇部的筆下,這個故事被拓寬了,男主角長生背後的師門以及他的師父,不再是一個背景板。

長生的師父,是人間界蜀山的一位執劍長老,因為他壽元將盡,又不願意迴歸天地,這才指使長生來到了孟婆的黃泉客棧,打算盜走生死簿,企圖劃掉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妄求長生。

並且,他也是上一代孟婆孟七曾經的愛人,是女主角三七的父親。

在光影時代版的《靈魂擺渡·黃泉》劇本里,故事的發生會在黃泉與人間蜀山兩條線一起敘事。

黃泉這條線是從無名為一把被冥王搶走的貼身愛琴,以活體人魄隻身踏入冥府來到黃泉客棧開始。

他作為得道高僧,並沒有選擇武力逼問孟婆怎麼去找冥王,而是試圖和他講道理,但孟婆根本不給他指路。

而在他纏著孟婆三七這對母女的過程中,長生來到了黃泉客棧,開始了他盜生死簿的使命。

故事的核心主要還是圍繞著盜取生死簿,還是長生和三七這對命運多舛的少年少女愛而不得的故事。

只是引入了更龐大的世界觀,並且加了幾場龐大的打戲。

最終電影高潮,在孟婆帶著地府鬼軍與長生師父帶領的蜀山劍修於陰間沙海中的大戰作為結束。

結局和原版不一樣,孟七還是死了,但是死在了自己曾經的愛人劍下。

三七的愛人長生最終放棄了為師父偷取生死簿,而是為愛活一回,心甘情願的被三七吞噬,讓三七靈魂圓滿,成為了新的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