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廷推(1)

 呂公著幾乎是一口氣將自己的推薦人選說完。

 真的有些難為他了。

 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能在強忍著噁心的情況下,還能中氣十足的推薦著一個個大臣。

 只能說,沒辦法啊!

 ……

 呂公著之後,司馬光、張璪陸續上前薦舉。

 司馬光推薦的人選,和呂公著差不多。

 除了將李常換成了工部尚書王存外,沒什麼變化。

 王存,是慶曆六年的進士,也是舊黨在朝中的代言人。

 熙寧變法時,強烈反對,但因為和王安石舊時關係不錯,所以兩人雖是政敵,但屬於那種君子和而不同的政敵。

 王安石在朝時,沒有為難他。

 但也沒有提拔他。

 直到王安石辭相後,他才開始逐漸起勢,元豐以來,歷任國史編修、修起居注,右正言、翰林學士知制誥、權知開封府。

 元豐八年,進樞密直學士,為兵部尚書。

 趙煦即位後,改工部尚書,寄祿官升為朝議大夫。

 但這個人有大缺點——他嚴重缺乏地方州郡和路一級的履歷。

 他除了早年曾在地方為官外,一直在中樞。

 雖然當過一年多的權知開封府,也做了一些事情。

 但這並不能彌補他資序上的缺點。

 所以希望渺茫。

 中書侍郎張璪,則沒有出乎趙煦意料的,推薦了吏部尚書曾孝寬以及禮部尚書韓忠彥。

 這完全符合他的人設。

 在大事上,騎牆看風向,實在不行,就選一個不會得罪任何人,也不會有任何風險的選擇。

 所以,這個張璪才會成為趙煦上上輩子,舊黨撬動新黨內鬥的抓手——另外一個是已經出知蘇州的韓縝。

 趙煦在聽了張璪的推薦後,就意味深長的笑了一聲。

 “這張邃明啊……”趙煦在心中搖頭:“與乃祖張洎一樣,都是蛇首兩端之人。”

 這是張家人的常態了。

 乃祖張洎是這個樣子,張璪還是這個樣子。

 想當年,蘇大鬍子和張璪可謂是至交好友。

 就差斬雞頭結拜了。

 然而,烏臺詩案中,對蘇大鬍子最狠不是李定,而是時任知諫院的張璪。

 那架勢,都恨不得要將蘇大鬍子處死,拿他的腦袋祭旗了。

 反倒是,和蘇軾關係漸漸疏遠,甚至可能有了些小矛盾的章惇,不斷為蘇軾開脫。

 過去被蘇軾天天罵的王安石也極力營救。

 而等到趙煦的上上輩子,元祐時代,還是這個傢伙,在舊黨上臺後,就開始拼命靠攏,想要納投名狀,卻沒有想到別人根本不要他。

 利用完了,就直接給他扣了無數頂帽子,趕出了汴京。

 如今,這傢伙也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