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時紅瘦 作品

第340章 王斕的立場

不是這麼容易做到的。”

“兒子明白了。”王峻心想,看來陛下的確沒有動廢儲的念頭。

“濟朝時,宣帝皇后無子,宣帝先是立袁夫人所生之庶長子為儲,袁夫人本得宣帝寵愛,可後來卻因口出狂悖之言觸怒宣帝,宣帝將袁夫人廢為庶人幽禁永巷。後,宣帝因覺七子軒紀年紀雖小,但天資聰穎,且七歲之齡便能明辨是非,廢太子為膠東王,立軒紀為儲,軒紀的生母陶夫人母憑子貴,被封為皇后。

陶皇后後來使計,毒殺膠東王,宣帝明知真相卻隱而不發,直到臨終之前,軒紀剛年滿十六,子弱母強,宣帝擔心太子即位後受太后把控,放縱外戚專權,於是才將陶皇后的惡行告訴太子。

軒紀便是濟昭帝,雖然未至弱冠便即位,而陶太后也確是野心勃勃之輩,可昭帝牢記著他的兄長是被太后毒殺,雖然沒有罰處太后,可一直疏遠外戚。”

關於濟朝開創宣昭治世的兩代君主一段歷史,王峻當然知曉,本有些不解父親為何說起這段史故,但他這時已經不憂慮了,靜下心來思索一番,恍然大悟:“宣帝當年廢長立幼時,朝堂之上群臣諫阻,甚至有臣公抨擊宣帝,稱宣帝是因陶姬媚術所惑方才動此昏庸之念,可事實證明,宣帝的眼光確然不弱,宣昭治世,昭帝更加居功至偉。”

“我是想告訴你,陛下這回直接下令皇后遷居慈恩宮,責令

其悔罪祈福,其實就是想徹底將皇后和太子隔絕,陛下心裡清楚,太子不像濟昭帝,雖然不至於對皇后言聽計從,可難免受到了皇后的影響,這件事啊,陛下其實也在自責,對皇后過於縱容姑息了。

明達如宣帝,明知庶長子未犯過錯,卻仍然先立而後廢,但當然沒有殺子的念頭,膠東王當時也完全不能成為太子的威脅,可就算這樣,陶皇后仍然不安心,因為她並不得寵,也從來沒有想過會爭得母儀天下的幸運,運氣來得太突然,她更加害怕只是一場黃粱美夢。

宣帝當然不能容忍自己的骨肉被后妃殘害,可為了儲位的穩定,為了不再激生儲爭,他裝作不查陶皇后的罪行,我相信宣帝當年留得陶皇后性命,也是因為他十分信任自己的眼光,他知道昭帝一旦知道陶皇后的惡行,就不會容忍生母專權。”

王峻好不容易才徹底明白了父親說起這段史故的原因。

“陛下對太子……並不信任了?”

“這跡象是越發明顯了,過去的一年間,太子的確做了幾件錯事,陛下沒發作,但心裡都清楚,可畢竟這幾件錯事,還沒有達到有損社稷的地步,我現在是為陛下擔心,如果,如果太子仍然不知悔改,導致陛下徹底失望,以至於產生易儲的想法……畢宿君陛下當然是不作考慮的,剩餘那幾個皇子,除了角宿君之外,母族的力量都甚為薄弱,陛

下原本已經有了佈局,可要是儲位有了變動,盧、崔等族恐怕就不肯為鞏固皇權獻力了,佈局被完全打亂,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王峻見父親的確不擔心儲位最終歸屬哪個皇子,只為鞏固皇權的計劃或許生變傷腦筋,他也不知父親這回是否杞人憂天,又突然想起太子前不久和他商量的那件事,他起先覺得連個框架都還沒搭建起來,不必急著稟知父親,可現在局勢忽然發生了變化,還是不要隱瞞著才好。

“其實太子殿下也很關心國事,幾日前還跟我商量著北漢使臣抵京後,應該如何款待呢,太子覺得北漢有意與我朝修好,這是一件大益之事,還說北漢那位大尚臣,畢竟曾為大豫的子民,如今他得北漢王的信任,有他在北漢促成兩國邦交,說不定,我們就能和北漢合力攻打北趙。”

王斕連連擺手。

他知道皇帝針對北漢已經有了軍事佈署,可這是絕密之事,現知道這件事情的人屈指可數,也都是皇帝認定值得信賴的重臣,於是關於攻復漢中的軍事行動王斕根本不打算告訴長子,可該提醒的話,還是要提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