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盛唐:我的父親是李世民 作品

第235章 這章是昨天欠的

  李靖豁出臉面來求李泰的畫,也不過是全一份做兒子的孝心而已。

  “不是的,我的畫法和別人不同,筆是用羅子黛製成的,不是毛筆。”李泰微笑著輕嘆了一口氣:“羅子黛越來越少了,也不知道我大唐什麼地方有眉石礦。”

  “眉石礦倒是有,只不過都是青黛和銅黛,羅子黛好像只有波斯才有。”

  “青黛、銅黛也是需要的,雖然用來作畫品質差一些,但是用來寫字沒有問題。”李泰忽然想到了另一件事,便笑道:“衛國公見多識廣,能不能幫我個忙?”

  “殿下有話只管吩咐就是。”

  “父皇命我主編一本地誌類的書籍,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衛國公能否抽空去魏王府看一看,有什麼需要修正之處指教一二。”

  “殿下實在是太抬舉我了,地誌類的東西我也不懂啊。”李靖感覺這個跟自己沒多大關係,人家著人家的書,我跑過去指手畫腳幹嘛?

  “衛國公走過的地方多,知道的事情多,看看有什麼錯漏之處,校正一下稿子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只是地誌類的,各行各業的技術都有人在編撰記錄,目前兵法還沒有人整理,衛國公文韜武略,著《兵法》當是手到擒來。”

  這才是李泰最想要的,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好的教材怎麼能有好的教育?

  想要大唐長盛不衰,必須挖空這些人才的腦袋,把他們的知識先記錄下來,有了這些記錄,後人才有的繼承,不然怎麼辦?靠口口相傳嗎?

  “這個”李靖猶豫了,兵法不是不能整理,而整理完了歸誰?所謂寧傳千金不傳一技。有些東西是認可帶進棺材裡,也不能傳給別人的。

  皇帝讓他教候君集兵法,他滿口應承之後只教了一部分,為這個事,候君集甚至跑到皇帝面前說李靖有謀反之心,因為每到精微之處,李靖則不教授。

  李世民問到他的頭上時,他說:“這是候君集有謀反之心,如今四海安定,我教他的東西足夠他保家衛國了,他還想往多里學,是圖謀什麼?”

  後來有一次候君集走路的時候心裡也不知在想什麼,路過尚書省的大門居然走了過去,半晌才反應過來,又走了回來,被李靖看到了,李靖就對李世民說:“候君集意不在人,必將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