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二十五章:調查分析報告


  南陽郡守婁懷自殺了。

  兩千石的官員,基本上沒有被斬殺的,大多都是自殺,留個最後的體面。

  王三不算是最普通的百姓,畢竟資產稅查的就是中產及以上,他有數萬錢的資產,在這場風波之中煙消雲散。

  但是王三很滿意,因為郡守婁懷死了,他之前就想過,進了長安,沒用怎麼辦?落草為寇或者是隱名埋姓復仇,總之不可能讓那些害的他家破財毀的蟲豸們好過。

  他的第一目標當然是縣一級的官員,其他人無不無辜王三不知道,但是縣令一定不無辜,至於郡守還要再看,最後就是大司農桑弘羊和皇帝劉旦。

  社稷主和天下王不是那麼好當的,事情做好了是皇帝英明,事情做不好是下屬有問題,這世界上哪裡有這麼好的事情。

  諸子百家的典籍之中都記載著素王的一句話,“君者首重,重在選賢,重在舉能,不賢無能則危民,不祥半數歸於王,此社稷主之責矣。”

  這是什麼意思呢?

  君主(皇帝、諸侯王、列侯、舉主、薦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選擇合適的人才,你提拔上來的人做不好事,一半的鍋都是你的。

  尤其是你管不住你自己的人,結果鑄成了大禍,這就像是去遛狗,結果沒拉住繩子,狗把人給咬了,這能光怪狗嗎?

  兩千石的大臣,都是由皇帝親自任命的,結果他陽奉陰違捅出這麼大的簍子,皇帝想不粘鍋?

  簡直做夢!

  這就是這個時代人的真實想法,皇帝比姬昭原來的世界難當多了。

  原來的世界或許只敢說清君側,殺奸臣,這個世界直接就誅獨夫,殺昏君了。

  南陽郡的事情彙報給了皇帝,皇帝大發雷霆,然後處死了一些佐官,流放了一批人到河西走廊上屯田建設,接下來就沒了下文。

  桑弘羊象徵性的被禁足一月,罰了三百錢,然後很快就被皇帝要求制定考核辦法,不能再出現南陽郡這種事。

  朝廷缺錢。

  劉旦從來都瞧不上商人,這諸子百家,各家思想都不同,他接受的教育是商人不生產卻鉅富,於國不利,所以商人被打擊的這麼慘,劉旦並不在意,只要還有農民種地,還有人能夠打仗即可。

  天下之間對於皇帝的這種放任態度,自然是有極多的不滿。

  但是古代王朝,商人終究是少數,在基本盤不亂,在中高層不亂的情況下,種種非議甚至都沒能進去長安城。

  還有許多本就認為應當打擊商人的為皇帝叫好,這件事對大漢的政治層面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但是隻有精通經濟的人才知道,這對大漢的傷害有多大。

  無農不穩,無商不通,商業的流通對社會資源的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商業一萎靡,農業和手工業都不可能獨善其身。

  若是以往洛盛一定會到長安去勸一勸,但是現在家族有更重要的事,就顧不上這些了。

  昭城。

  一群眉心上篆刻著聖痕的洛氏子和洛氏女圍坐在一起,除了遠在西域鎮守的幾人之外,全部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