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撕得更響些!





這大白話一聽,火氣當場就上來了。




——我們只是尊老,但老東西你不要太過分!









學派之爭,從來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一切異端都要被打倒!




崔漪滾到角落裡,悶悶喘了一口氣,手一碰臉上青紫,就齜牙咧嘴地疼。




但他抬頭偷偷看一眼金臺時,表情有細微的變化。




皇帝的想法可不是隻讓這文壇盟主來京師旅個遊,對方到朝堂上質問的這個事情總得有個開端,可也不能一上來就和對面對罵,得先有個出氣筒。




這出氣筒,地位高了會讓朝廷丟臉,地位低了又顯示不出來朝廷對權應璋的尊重。




他這個從五品的戶部員外郎正正合適。




崔漪喃喃:“希望陛下能因為我知情識趣,不要再因為上次之事記恨於我了……”




崔漪悲憤:“就算記恨,至少也別把我在朝堂上的話抄錄下來送給我夫人啊!我只不過是在外面說說大話,充充面子,又不是真的想要讓我夫人端茶送水鞍前馬後,作甚和她說那些!”




他這些天一回家就被陰陽怪氣,夫人不給他進房不說,其他房間的床板、軟榻都搬走了,他已經睡了大半個月地板了!




崔漪抹了一把辛酸淚,抬頭瞅了眼那邊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的爭論。




一開始氣氛還挺好,認認真真辯經——




今文學派:孔子是神!




古文學派:孔子是人!




今文學派:天人感應,天降災禍,社會才會亡國!孔子的《春秋》就記載了無數亡國之君治下的自然災異,為什麼孔子會這麼記載?當然是孔子想要藉此提醒人主啊!孔子希望他們能夠引以為戒,行政應兼循神道!




古文學派:你放屁!孔子於《春秋》詳細序次年月,足以證明《春秋》只是一本史書而已!你家史書不記何時何地有天災啊!




今文學派:你才放屁!《春秋》雖然是史書,但也不是隻講史,裡面難道沒有和天數有關的內容嗎!書裡可是承認了堯讓位給舜是“天之歷數”決定的!你們崇尚的《春秋》,從未放棄過傳統的“天命”!




古文學派:那你知道什麼叫“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嗎!孔子確實沒有否定“天”的存在,但他更主張盡力於人事!就你說的堯讓位給舜是天命,但同時,亦讓舜告誡禹,治理好國家要秉執其中正之道,否則天命就會終止。盡人事為主!聽天命為輔!你懂不懂!




今文學派: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古文學派: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他們爭《春秋》爭《周禮》爭《禮記》爭《尚書》爭《穀梁》爭《公羊》爭《左氏》……




事關道統之爭,沒有任何一方願意讓步。




光是爭《周禮》是周公所作還是孔子所作,就已經撕的昏天暗地,日月無光了。




許煙杪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辯經,雖然聽得吃力生澀,但幸好有某好心的兵部司務在旁邊解讀,讓他能快樂吃瓜。




【撕!撕得再響一些!】




【哎呀,怎麼感覺《周禮》說是周公作的也對,說是孔子作的也對啊?】




【誒!等等!有人夾帶私貨!蕪湖!居然有人在暗戳戳說《周禮》……不對,包括《周禮》在內的“三禮”,全都是後人偽作的!】




今文學派:“!!!”




異端!




他們立刻就揪出來是誰在渾水摸魚,一通狠噴。




權應璋發現此事後,也暫時放下和今文學派的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