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婦人之仁?此乃仁君!

如此方能回過頭來支援這些百姓。

至於這些百姓的安危……那就只能讓他們自求多福了,希望敵軍追上來之後,不會對這些人下死手。

從理性上來說,自然如此。

可劉備從來都不是講理性的人。

他執意要帶上這些百姓,哪怕這會讓他緩慢的走向死亡!

諸葛亮既欣慰又無奈。

很多時候,這種仁義是劉備積累人心的關鍵,但在這種緊急時刻,這卻成為了拖累劉備,讓劉備置身險地的關鍵弱點。

但眼下也並非死局。

諸葛亮十分冷靜,很快便做出了分兵的策略。

這樣看似乎是分散了保護力量,卻也讓隊伍的前進速度快了一些。

如果曹操的追兵耽誤了時間的話,說不定他們能夠從容脫身。

在做出這個計劃之後,諸葛亮也不由得一陣身心俱疲。

這種不受掌控的感覺十分不好,他只能將生存的希望寄託給敵人會犯錯之上,這實在不是諸葛亮的風格。

可眼下,卻是沒有更好的計劃了!

於是劉備便派出關羽帶領一部分將士百姓先行乘船離開,雙方約定一同在漢津見面。

這樣一來,兵分兩路,敵人不知道該如追誰。

諸葛亮本來建議劉備和關羽一起先行離開,因為走水路更加安全,而且速度更快。

曹操的追兵若是真的追上來了,也無非去追逐水路上的敵人,只能在陸地上奔波。

劉備先走無疑是最為安全,也是最為妥善的決定。

可劉備卻認為,自己要和百姓同患難,如果自己先行離開,曹操的追兵追上來了,見不到自己豈不是會屠殺百姓洩憤?

可水路的運輸能力有限,無法承載更多的人,諸葛亮只能儘可能的讓更多的人跟著船隻一起出發。

陸地上的人越少,行軍速度越快,他們也就愈發安全。

就在此時,有人提議讓劉備先保住江陵。

只有保住江陵,才能遏制曹操軍隊南下的路線,如此方能保護南方安全。

劉備深知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起初或許只是因為心善,不忍心看到這些百姓遭受苦難。

眾所周知,曹操軍隊的軍紀一向不怎麼樣,每逢破城必定燒殺擄掠,這對城中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但到了現在這般地步,已經是船大難掉頭了。

劉備若是在此處將那些百姓拋棄,那他多年以來積累的名聲將瞬間化為烏有。

這根本不是一道選擇題,因為劉備自從接受這些人的投靠開始,他就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了。

他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帶著這群百姓走下去,一直到逃離昇天,或是被曹操的追兵趕上。

“想要成大事必須以人為本,現在這麼多人背井離鄉跟著我,我怎麼忍心拋下他們!”

劉備如是說道。

接著便義無反顧的帶著百姓接著前行。

看著劉備堅定的義無反顧的模樣,諸葛亮神色微動。

……

“孔明是否想過,若那劉備實在是婦人之仁,又當如何?”

諸葛亮的動作微微一顫。

“何為婦人之仁?”

這場對話發生在諸葛亮前來找秦天討論之日,此時他已經知道想要來請他出山的是那中山靖王之後劉備了。

秦天淡淡的一笑。

此時劉備的名聲還只是仁義,並沒有太多可以佐證他的思想的真實例子出現。

秦天思考片刻,隨即緩緩道。

“劉備如今寄託在劉表麾下,你說,他會不會感謝劉表的收留之恩?”

諸葛亮點點頭:“自當如此,否則不為人子。”

劉表收留了劉備,如果劉備不知道感恩,那豈不是和畜生無疑?

“可若想取天下,難道劉備能放棄劉表的地盤嗎?”

現如今江東在孫權孫策手中,劉備自然是沒有可能將其拿下的。

而北方又是曹操的地盤,只要不是白日做夢,自然不可能以北方作為起點。

那劉備剩下的選擇就幾乎沒有了。

想要在這亂世安身立命,劉備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盤。

而縱觀天下,留給劉備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繼承劉表的領土。

如此方才有安身立命之地,才有爭霸天下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