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50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

 杜義山擺擺手,然後向對方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常浩南: 

 “這是我的學生,常浩南,我想,這次改進的主要工作,應該是由他來完成。” 

 “這……” 

 梁紹修看著面前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常浩南,一時間有些遲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來自己似乎見到過這個名字: 

 “哦……606所那邊今年申報的那個……” 

 殲8c目前還沒有設計定型,並且畢竟是涉密項目,也不會用特別公開的形式進行宣傳,因此常浩南現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還是那個先進技術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這種頭銜擱在外面幾乎沒有影響力,但在航空系統內部完全可以作為硬通貨。 

 “梁總師,您好,很高興能跟您和182廠的同志們一起合作。” 

 經過八三工程的歷練之後,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經逐漸習慣了應對類似的場面,再不是前世那個連參加研討會都有些緊張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志,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幫助真是太好了,感謝你們。” 

 “現在我們面臨的時間壓力非常緊,運8j是在運8c全氣密型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部分並不涉及飛機的翼面部分,所以這次事故對於整個運8型號來說都是一個大麻煩。” 

 “我們馬上就要交付給郵政航空一批新型號的運8f,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機翼結冰隱患的話,可能會導致用戶拒絕接收,還有正在和波斯那邊洽談的出口訂單,同樣會受到影響。” 

 “嗯……關於時間方面我沒辦法保證什麼,但肯定會拿出最快的效率。”常浩南點了點頭: 

 “要不我們先去看一下設計資料?” 

 “好,跟我來。” 

 看著常浩南信心滿滿的樣子,原本心急火燎的梁紹修也跟著冷靜下來了不少。 

 實際上,常浩南知道運8機翼結冰問題的癥結所在。 

 只不過他在這一世從未接觸過運8相關的資料,直接拍胸脯打包票實在過於違和了…… 

 簡單來說,就是安12/運8飛機的除冰系統設計不夠合理。 

 以結冰情況最嚴重的水平尾翼為例,其只有一套分佈在整個平尾表面、雨露均霑的電加熱除冰系統,而且這套系統還只有一檔最高電流模式可用。 

 在蘇聯那邊,考慮到北極圈附近的氣候條件,這個設計還是勉強可用的,反正溫度夠低,大電流就大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