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五十八章 歷史獨一份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宋朝就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如果只是稅收的話,唐朝稅收也能收得上來,但農民起義規模卻非常大。”

 
王曾問出了關鍵問題,也是大家想知道的問題。

 
這一點趙駿以前說過,有宋以來雖然農民起義頻繁,但並未動搖國家的根基,最大的一次方臘起義,也僅僅持續了一年的時間就被平定,所以每個人都很好奇。

 
趙駿笑道:“這就是宋朝比較奇葩和幸運的地方,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蛋糕在宋初就被瓜分得差不多,正常情況下這種王朝肯定是會爆發大規模起義。比如宋初的王小波起義,但王小波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動盪。究其原因在於宋朝的生產力得到了提升,百姓勉強能有條活路。”

 
“你是說占城稻引發的農業革命?”

 
晏殊很快想起了趙駿之前說過的事情,占城稻這個東西早在真宗時期就引進,現在南方每年通過漕運運大量糧食到北方,就是因為占城稻已經在南方生根發芽,讓南方的稻米產量近乎翻倍。

 
趙駿說道:“是的,占城稻的出現讓宋朝人口急劇增加。生產力大幅度提升,蛋糕也變得更大,雖然有大量失地農民出現,但由於社會財富的總量增加,讓這些失地農民可以有更多的路子。比如去城市裡面從事手工製造業、服務業、金屬冶煉業、建築業等等,不至於餓死。”

 
“並且這些產業得到發展之後,還能帶動原本過剩的糧食產出,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勞動就業率。可以說是老天爺在眷顧宋朝,要是沒有形成這次農業革命的話,後來的方臘起義,宋朝基本就得涼涼。”

 
“再加上從漢唐開始,中華大地就已經打通了前往西方的道路。等到宋代的時候,中亞乃至歐洲的商人都已經出現在了廣州、泉州、汴梁等地,通過對外貿易,出口絲綢、瓷器、茶葉、鐵器、漆器、紙張等產品,獲得大量財富。”

 
“史料記載,南宋時期,任泉州市舶司提舉的趙汝適在《諸番志》中寫道,泉州港的海外貿易範圍東起菲律賓,西到非洲東安,北到日本、朝鮮,包括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在內的五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年進出口貿易額已經達到了一億多貫,可謂是客商雲集,繁榮似錦。”

 
“而且這還只是泉州市舶司,其餘廣州、杭州、明州、密州都有市舶司,每年各國與宋朝來往經商的進出口貿易在三四億貫以上,南宋小朝廷能夠靠著半邊江山活著,賦稅比北宋時期只多不少,全靠這些通商口岸以及那高達80%總財政收入的商稅。”

 
“所以在作用於生產關係上,通過生產力以及財富總量的提升,加上適當政策手段,趙家就能勉強維持自己君王的地位。除此之外,到了宋朝,世家門閥的力量已經很小,形成了“有貴人而無貴族”的格局,以此保證趙宋的江山穩定。”

 
“不過說到世家力量。”

 
趙駿話鋒一頓,然後笑道:“從客觀因素來講,老趙家還要感謝一個人。”

 
“感謝一個人?誰?”

 
趙禎納悶道,他怎麼不知道老趙家要感謝誰?

 
“黃巢!”

 
“黃巢?”

 
“是的。”

 
趙駿說道:“黃巢起義席捲了整個大唐,把世家門閥殺到手軟,加上科舉制度的建立,讓平民寒門階層崛起,這兩個都是主要客觀條件。如果沒有這兩個因素的話,很難達成大宋“有貴人而無貴族”的情況。”

 
“而主觀條件則是趙匡胤採取了三府兩司的政治體系,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並且雖然大部分官員都是門蔭入仕,可要想成為了最頂級的高層官員就必須科舉入仕。”

 
“就連呂夷簡這樣的大家族出身,都要考取進士才能擔任宰相,更別說其他人,這樣門蔭官員的上位變得非常艱難,無法站上權力頂層為自己家族謀取利益,久而久之,曾經的世家門閥自然跟普通地方地主也就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