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一章 政制院換屆

“陛下謬讚,若非陛下在後方運籌帷幄、折衝樽俎,臣也不能在戰場上擊敗元昊和宗真,這都賴陛下智珠在握,賴太祖太宗庇佑。”

范仲淹當然不可能攬功,都把功勞推給了趙禎,順便還不忘吹捧一下早就掛了的趙匡胤和趙光義。

反正不管別人信不信,群臣肯定是信了,不信也得信。

開玩笑。

范仲淹現在功勞那麼大,快到封無可封的地步了,雖然他是個文官,但文官團體也不允許這麼牛逼的人出來,所以當然也得打壓。

當下各部尚書如程琳、陳執中、章得象、杜衍、李若谷、賈昌朝、鄭戩、葉清臣、胡宿、韓琚等人紛紛上言。

“陛下遣精兵強將,身蹈鋒鏑,威服四方,謂之天人之功,為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

“蠻夷犯邊,實乃自不量力。臣觀天人未厭宋德,陛下自有天佑。”

“範希文雖有薄功,但實不能與陛下相論。”

這幫人一個個要麼把功勞推給皇帝,要麼推給上天,反正就是不說范仲淹有什麼大功勞。

因為他們除了要打壓范仲淹以外,也未嘗沒有眼紅嫉妒的人。

比如程琳、章得象、賈昌朝這幫傢伙,那是能看得范仲淹眼睛發紅,嫉妒得都快面目全非了啊。

不過百官們怎麼貶低,趙禎肯定還是要給予范仲淹肯定,不然讓臣子寒心。

當下趙禎說道:“範卿功在社稷,居功至偉,毋庸置疑。此番回京,非要職不能重任,拜龍圖閣大學士、平章軍國重事,封楚國公!”

“謝陛下!”

范仲淹大喜,歷史上他才是參知政事,也就是副相,現在則直升宰相了。

不過其實也沒什麼卵用。

因為目前的參知政事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軍國重事、平章軍國事之類從唐朝延續下來的宰相職,基本上已經是虛職。

真正的實職還是政制院知院,或者政制院同知、候補同知才行,連觀察候補同知都沒資格參與朝廷大事。

趙駿說道:“陛下,政制院成立,是為了讓陛下能更好地治理國家,加強權力集中,推動對國家有利的政策。所以臣主張政制院的人員常定,五年一屆,如今王相病逝,臣以為可以新換一屆了。”

趙禎說道:“准奏!”

“那臣請提名,提名者將正式入政制院擔任同知!”

“准奏!”

“臣提名范仲淹、李迪、李諮!”

趙駿隨即說道。

下面李迪都快壓抑不住嘴角的笑容。

政制院人員常定,且五年換一次屆是之前就定下的規矩。

因此哪怕諫臺的官員怎麼彈劾政制院的人,除非能夠抓到犯法的證據,否則光憑捕風捉影,政制院的宰相都是巋然不動。

從景祐三年九月份設立政制院,到今年其實也已經四年多時間了,應該是要到明年九月才換屆。

不過隨著王隨病逝,再加上范仲淹功勞太大,正式入政制院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提前換屆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而趙駿自然要給政制院上自己人,畢竟老範雖好,但他有自己的主見,比如在遼宋和談上雙方就有分歧,因而二人之間只能算盟友,不能算自己人。

李迪那可是妥妥地投靠過來了,給自己當小弟了,那不得罩一罩?李諮則相當推崇趙駿的商業改革,支持趙駿的決定,自然也要提一提。

呂夷簡馬上說道:“臣提名晏殊、程琳、章得象。”

宋綬說道:“臣提名陳執中、賈昌朝。”

蔡齊看向王曾,王曾沉聲道:“臣提名宋庠、鄭戩。”

呂夷簡笑道:“根據制定,提名需要從候補觀察同知中選,宋庠如今已不是了。”

王曾惱怒地看了眼呂夷簡,這老逼登。

目前朝廷改制之下,各個直屬於政制院的重要部門尚書都要加候補觀察同知銜,以彰顯這些部門在朝廷的重要程度。

比如財政部、工商部、警察部、教育部、稅務部,以及傳統的禮、吏、兵、刑、戶、工六部。

宋庠之前是右諫議大夫,作為諫臺的一把手,相當於後世那個部門,自然位高權重,所以與御史臺的一把手御史中丞一樣,也有候補觀察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