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

可這就像是習慣了某個事物,要是這個事物突然不見了,總歸是有些不適應。

正說話間,外面就有人進來,向他們稟報道:“報,船隊回來了。”

原因很簡單,二月份政制院發佈今年新政,各路各州各縣就開始在本地招收民夫搞大基礎建設。

呂夷簡苦笑著擺擺手。

政制院內頓時一片笑聲,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之所以沒有飆升,是因為官府本來就平常年月存儲糧食,各路都有大量的常平倉庫,由本地的提舉常平司管理。

如果市場上的糧食大量減少,常平司就會開倉賣糧食,重新把發下去的錢收攏回來,等明年百姓迴歸農業,再低價買糧食,這一來一回,基本上就能夠抵消不少朝廷的支出。

而民間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武安鋼鐵廠作為大宋第一家鋼鐵廠,培養出了大量技術嫻熟的鋼鐵工人和技術骨幹。

“讓他們先靠碼頭卸貨,我去看看吧。”

趙駿說著站起身。

范仲淹道:“我也去吧。”

“不用,這點事去那麼多宰相做什麼,顯得不好,去告知官家就行,我待會讓他們把東西送到宮裡來。”

趙駿搖搖頭道。

“行吧。”

范仲淹就也沒說什麼。

政制院諸多宰相,最年輕的范仲淹都57歲了。

從宮裡去城外碼頭還得十多公里路,確實沒必要那麼多宰相大張旗鼓地去。

趙駿從宮裡出來,坐上了馬車徐徐離開。

他從南門的宣德門出去,就是筆直一條長長的御街,街道寬闊,車來車往,人聲鼎沸。

招牌林立當中,無數車馬滾滾,有一些轎子也在其中,緩慢前行。

北宋其實不流行坐轎子,《清明上河圖》當中只有八頂,也並非花橋,就是普通的轎子,可見當時轎子屬於少數交通工具。

不過最近幾年卻是流行起來,一來是如今汴梁確實人流量太大,坐轎子比坐馬車更方便。

二來有的時候趙駿和呂夷簡這些上了年紀不喜馬車顛簸的宰相也會坐轎子,在他們的身體力行之下,轎子漸漸開始普及。

主要也是當時士大夫講究不以人為畜,所以不喜。

可趙駿卻不認為這是人為畜,就像泰山、重慶的轎伕一樣,靠自己力氣吃飯,沒什麼不妥之處。

只要工錢給到位,抬轎子跟在碼頭上扛貨物又有什麼區別?

反正都是抬重物,而且這樣還能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街道上轎子多了起來。

此時趙駿由於是正式出宮,用的是宰相儀仗隊。

浩浩蕩蕩一百多人的隊伍前後騎兵簇擁,前面還有人開道,驅散人群,讓本來就擁擠的街道略顯混亂。

不過趙駿不喜歡強行硬闖,所以每次出去,都會讓前面的開道人員指揮交通,先行讓行人規避之後再通行,因而雖然慢了一些,可還算有秩序地前進。

御街最寬敞,也很輕易地穿了過去。出了朱雀門就到了外城,此時車隊就轉道保康門橫街,一路向東,向著汴河的方向繼續行駛。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他們終於從大通門出了城。

這個時候的東城早就不是以前那樣的荒野,原來用於砍頭的郊區草地現在都不見了,變成了一排排木屋和水泥樓房。

靠護城河的這邊基本上就已經拆遷完畢,修築了不少廉租樓房,類似於那種以前的老式筒子樓。

外圍的地方還沒有建設,主要是缺水泥和鋼鐵,畢竟汴梁不產水泥、鐵礦和煤礦,所以原材料都要從外地過來,每次開工前都要準備好這些才能建造,自然不現實滿城到處拆遷造房子。

此刻東城外護城河與汴河的交匯口碼頭處,東南方向一艘艘運河船隻一眼望不到頭。

這次航運船隻的投資是上次的四倍,足足二百多艘大船,人員達三萬餘眾,回來之後運河不能走海船,所以改成運河船隻之後,數量達到了三千多艘。

從上個月中旬遠洋船隊進入通州碼頭卸貨開始,朝廷就下達了交錯使用運河的通知。

也就是當遠洋船隊換上運河商船即將從長江進入運河的前三天,運河位於真州的閘門將關閉,禁止商船入內,等遠洋船隊駛入運河的三天之後,商船才能放行。

為此大量商船堵在了真州碼頭上,耽誤了足足六天的經濟貿易,損失還是不小。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遠洋船隊一路暢通無阻地抵達了汴梁,在船隊到的時候,碼頭的船隻基本上都已經清空,兩天前就已經全部卸貨,如今空蕩蕩的碼頭,就是為了迎接船隊的到來。

“聽說了嗎?這次去海外的船隊又回來了。”

“在哪呢?”

“東城外的碼頭呢。”

“那得去看看。”

“號外號外,船隊又回來了,這次不知道帶了多少黃金。”

“這麼快就又回來了嗎?聽說上次去了四年多,這次也就不到兩年就回來了?”

“走,快去碼頭啊,見識一下有什麼新玩意兒沒有!”

“汪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