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82真正大敵

 安德烈也禁不住苦笑了出來。 

 以這個理由來刺殺君王,確實讓人哭笑不得。 

 “你確定你所審訊的內容是真的,而不是哄騙你的說辭嗎?”艾格隆笑了一會兒之後,又嚴肅地問。 

 “我無法百分百確定這就是真相,不過就我審訊的過程來看,我認為這應該不是騙人的虛假口供,那個被俘的刺客並不專業。”安德烈很有擔當地做出了保證,“而且其他旁證也能夠證明這一點。” 

 “很好。”艾格隆點了點頭。 

 安德烈沒有再說話,而是繼續站在艾格隆的面前,等待陛下進一步的訓示。 

 他知道,“調查出來的真相”和“公佈出去的真相”並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想要如何給事件定性全看艾格隆自己的心情。 

 而艾格隆自己也在沉思和權衡當中。 

 他現在儘管眾望所歸,但還有潛藏著很多政敵,如果他樂意的話,也可以拿著這一次的刺殺事件來大做文章,把一批自己看不順眼的人打成“逆黨”再抓起來或者流放。 

 可是同樣的招數短時間用兩次就未免有些難以服眾了,這會削弱他的公信力,再說了現在他已經是站在臺上的人了,也沒必要再用這種授人以柄的方式來施展自己的權力——想要排斥異己,他現在有太多方法了,何必再搞什麼逆案讓人人自危呢? 

 “如果這就是實情,那就讓全國知道實情吧。”於是,在片刻之後,艾格隆做出了決定,“這樣也好,我們的國家現在確實也厭倦了激烈的動盪了,幾個宵小之輩的盲動,總比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要好。” 

 頓了頓之後,艾格隆說出了自己的最終處理方案,“被逮捕的刺客先行收監,等另外兩個同夥抓捕到了之後一併審判,給他們公正的處置吧。” 

 所謂公正審判,自然就只有死刑可選了——他們不光刺殺羅馬王未遂,還炸死了衛兵,在接下來的恐慌當中又讓幾個市民無辜死於踩踏,所以只要上了審判庭那就絕不可能倖免。 

 艾格隆雲淡風輕的處置,倒是讓安德烈有些異議了,他猶豫了片刻之後,還是忍不住向陛下進言。 

 “陛下,雖說他們並不是受黨派指使,但很明顯他們是激進的共和主義者,而在巴黎和各地同樣也有不少類似的激進分子。這次的刺殺行動給了我們一個警訊,我們何不乾脆把這些人一網打盡呢?現在處罰他們簡直名正言順,他們就算沒有直接參與此事,但至少在精神上給了刺客們鼓勵,就算不殺了他們,把他們流放到加勒比海殖民地,或者流放到南美的圭亞那,也沒有任何人會說您冤枉了他們……” 

 “如果是對現實主義者,對那些唯利是圖的人,斷頭臺和流放當然有用,可是對理想主義者,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艾格隆搖了搖頭,斷然回絕了安德烈的提議。“逮捕他們,流放他們,那隻會把他們抬高成殉道者,讓他們的思想進一步傳播罷了,於事無補。 

 思想是無法被利劍斬斷的,出於歷史的原因,共和主義已經深深植根於我國的土壤當中了,這幾個膽敢刺殺我的普通人不就是明證嗎?我逮捕流放三百人,只會再讓三百人五百人來填補他們的空缺而已,正因為這種思想極為可怕,所以現在我們應該儘量淡化他們,而不是擺出心驚膽戰的樣子來……” 

 艾格隆的話,讓安德烈感覺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既然這是陛下的意志,那他也只能服從了。“是,陛下。” 

 艾格隆輕輕揮了揮手,讓對方離開了自己的視線。 

 這一場刺殺事件的真相,出乎意料的簡單,但卻又蘊藏著極為深刻的歷史邏輯。 

 在這個年代,原本從漫長中世紀流傳下來的一切,比如王室、封建制和教會等等都已經腐朽衰敗,新的思想和新的潮流卻變得日漸茁壯,艾格隆打倒了舊的王室,而且絕對不害怕這些行將就木的老古董可以東山再起,但是這次的刺殺卻讓他明白了,往後除了保王黨之外,共和主義也是他的大敵,而且可能是他真正的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