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源中生 作品

第72章 北隍城島

 “少爺,有人來了”大嘴張撿冷不防過來稟報道,再次打斷了張鹿安的思路。

 “誰?下次說話說清楚點,不要前怕狼後怕虎,說話吞吞吐吐,要言簡明瞭,懂嗎?”張鹿安教訓道。

 “少爺,你幹嘛對俺這麼兇?俺又沒做錯事”張撿顯得頗為委屈。

 張鹿安看著張撿,這個目前虛歲才十六歲的少年,覺得或許自己過於嚴厲了。就問道“到底是誰過來了?”

 “是之前的譚將軍,他正在家裡坐著呢,喜叔正在招待他說著話。”

 “譚應華?”張鹿安心存疑問,但是不好怠慢,趕忙跑向了山前村的臨時住家裡。

 這個臨時住所是在以前的一個富裕的漁民磚瓦房改建的,但是仍然顯得破舊和簡樸。

 張鹿安風撲塵塵的跑回家,看到了臉上微微有傷的譚應華,雙方一時都愣住了,還是張鹿安先反應過來,一揖到底,“張鹿安見過譚將軍。”

 譚應華不敢託大,趕緊站起來,扶住張鹿安道“張公子不要折煞我也。”

 張鹿安於是讓位,讓譚應華坐下, 雙方聊了起來,“不知道譚將軍此時京城之行如何?”

 “唉,一言難盡”譚應華就把自己的在京城的前後經過說了一遍,末了還特別愧疚和遺憾地說道“我可能害了張公子,朝廷很可能會讓你回原籍讀書……”

 張鹿安頓時腦中一驚,這可能會打斷自己的很多計劃。

 看著張鹿安的愣神,譚應華越是感覺到自己是弄巧成拙,恩將仇報了。顯得頗為不安。

 張鹿安問道“譚將軍已經從京師回來了,怎麼朝廷旨意還沒有到呢?”

 “朝廷大臣們的辦事效率太慢了,只是恐怕最快一個月,最慢年底前,旨意也要到了。”

 那就還好,有了這個一個月和兩個月的時間緩衝,多少能夠安排好一些事情。

 張鹿安表示道“譚將軍無須內疚,鹿安正好也有兩年時間沒有回老家了,母親在家估計會非常思念我的,所以這下也算是奉旨回家了,多少還有點光榮呢。哈哈,沒關係,喜叔,讓白貴做幾個好菜,咱不能虧待了朋友。”

 “張公子,不要叫我將軍了,本人已經辭去朝廷職位,朝廷也賞了銀兩,讓我回鄉務農。”

 “賞了多少?譚將軍此時應該是富家翁了吧?”張鹿安羨慕地問道。

 “賞了二百兩銀子,實際到手六十兩”譚應華回覆道 。

 “什麼?你自己親自去戶部領取賞銀,這些哪裡會有飄沒的風險?”

 “唉,飄沒從來不是僅僅指意外,而在於經手者是否能夠把持得住”譚應華無奈的說道。

 “任何時候,貪汙腐敗問題都是執政者最大、最優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啊。看到這山東地面各位大老爺,有時候我就在想,這個大明從上到下都爛透了。”

 “張公子請慎言,以後外出千萬不要說這些話,小心為人所利用。聖天子在,其實都是左右奸臣矇蔽導致的。”譚應華打斷張鹿安說話。

 “那左右奸臣又是誰選的?”張鹿安反問道。

 “這……”

 “好了,不知道譚將軍此次過來有何打算,不會是隻是來報信吧”張鹿安看出了譚應華的囧境,轉移話題說道。

 “譚某這次從京師返回後,曾經回了一趟家,說來慚愧,當兵這麼久,對家裡貢獻極小,家裡一貧如洗。當初腦袋一熱,拒絕了朝廷的好意,回到家才知道,家裡面的土地由於乾旱收成銳減,加上兵災人禍,種地實在不划算。如今只想找個事做……”譚應華說道。

 張鹿安不待譚應華說完,高興的跳了起來說道“譚先生如果能夠賞臉加入我福瑞張,本號必將蓬蓽生輝,鄙人也會受寵若驚。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譚先生之前在東江多有故舊,怎麼就沒有想過去尚可喜或者沈世魁那裡?”

 “哼,都是一些心術不正之輩,我羞與他們為伍。”

 原來如此,看來他們之間還有過節。

 張鹿安問道“譚畢竟曾經為大軍統領,如今屈尊小地,不知道願意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說來慚愧,譚某除了有一點武藝以外,別無所長。”

 “哈哈,如今亂世,武藝就是最大的特長啦。來來,咱們待會先吃飯,吃了飯,我帶你去整個島上逛一圈再說。”

 吃完飯,張鹿安和譚應華一起繞了北隍城島一圈,張撿帶著四名族丁在附近護衛。

 兩人登在高處,張鹿安說道“不知道為何,每次從這裡看大海,我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上次從旅順歸來之後,這種感覺就變成了對殉國英雄們的一種敬佩之情,總有一日,我必將拿下整個東江,替黃總帥、李將軍等前輩英雄們報仇。譚先生,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