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43.張九齡來信 一更半

 “那可不,連縣尹家的女兒都是得了點化,才弄出這新肥料!”

 一傳十,十傳百,等李白在縣衙得知此事,七娘已經被神化成了菩薩身邊的神仙童子。

 李白一口茶噴出來:“什麼神仙童子,每日裡淨琢磨著撿破爛,收糞汙?”

 於主簿聞言也樂得不行,但想到七娘的肥料當真有奇效,又覺得鄉民們說的不無道理。

 他一開口,心就偏到姥姥家:“縣尹此言差矣,咱們城中都知道,撿破爛、收糞汙的是縣尹您,七娘子是研製出了肥料的大功臣,怕是不能相提並論。”

 李白看戲的笑容逐漸凝固。憋了半晌,才咬牙擠出一句:“……於翁倒是很偏疼七娘。”

 於主簿將手上的詔令寫完,起身呈到李白桌案前,這才笑呵呵道:“縣尹言重了,下官一心追隨縣尹,愛屋及烏罷了。”

 李白仰頭,皮笑肉不笑地接下遞來的佈告。

 趁著輿論鬧大,這佈告上的內容才是他們要做的正事。

 於主簿手書的這份“召農工商令”,是他們以新興鄉的畝產作引,廣發佈告,請潮陽縣及周邊縣城的逃戶、隱戶前來安家,重建新潮陽。

 這就像是官府公佈的一份“招聘啟事”。

 它不止針對農業勞動力,也同時兼顧了工商業的需求。怕工匠商戶破壞農業發展,七娘還特意提醒李白,設下了工商戶落戶的比例。

 於主簿不禁感嘆:“向來只聽說哪位節度使求賢若渴,廣發招賢令招攬有才之士,下官還是頭一次見,把農工商當賢士禮遇的。”

 李白笑了笑:“士農工商,這念出來雖有排序,但想要叫潮陽縣越來越好,卻是誰的力量都缺不了。在張都督與本官這裡,這四者只有長短,並無高下。”

 他垂著眸,一邊與於主簿搭話,一邊通讀閱覽手中的佈告內容。平心而論,於主簿這小老頭兒並無幾分唐人看中的才情。他這篇文用詞淺顯直白,毫無修飾。但就是這樣一份佈告,卻叫李白讀出了為官者的真摯。

 或許,這才是百姓能看得懂、有誠意的好政令。

 李白簽了文和印,雙手將佈告遞給於主簿:“於翁所書,叫李白受教了。”

 於主簿頓了一瞬,又露出往日那副長滿笑紋的面孔:“這是縣尹命下官發的佈告,下官可不敢攬功。等這佈告一張貼出去,只怕周縣丞那頭便要代替潮陽望族,找您談談了。”

 李白被於主簿話裡的謹慎推託氣笑了。

 合著當地豪奢一找上門來,這小老頭兒就準備裝個沒事人,把棘手事都丟給他來擔著?

 李白屢遭人際滑鐵盧,越品越不對味,便涼涼嘲諷:“於翁倒是比七娘賣我還要快。”

 於主簿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油條了,嘿嘿笑著,只裝作聽不懂這話。李白還想打兩句機鋒,外頭卻有門事狂奔進明堂,跪地稟告。

 “縣尹,廣州大都督府的傳信使到了,說是張都督有親筆書信給您。”

 李白聞言,連忙起身帶著於主簿往縣府公堂上迎接來使。

 張九齡到任廣州已經有段日子了,李白在潮陽忙得焦頭爛額,一直也沒分出心神前去問詢;再者,張九齡算是嶺南道的頭把交椅,而他只是個縣令,越過潮州刺史與張都督互通書信,這不是找事兒嘛。

 這回張九齡主動找上門,李白自然心切,想要探問對方近日如何。

 李白急匆匆到了前頭公堂,才發現七娘已經先一步到了。平日裡招貓逗狗的調皮孩子今日倒是乖巧,給來使搬了座椅,奉上熱茶,還嘴甜的一個勁兒誇讚人家長得好看。

 李白這個當阿耶的老臉一紅,連忙上前將七娘提溜到身後:“小女疏於管教頑劣不堪,有冒犯之處,還請上使莫要見怪。”

 七娘貓貓探頭:“才沒有呢,我只是想問張家阿翁身子好不好,上回譚娘子要帶我去廣州玩兒,看阿耶需要人照顧,我才忍住沒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