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蹊先生 作品

第二十三章 教育先行者程老師

能夠把程知行老師挖過來,常瀾庭校長非常開心。這可是難得的人才,他也打算從心底重用程知行老師。

久旱逢甘露,雪中送火炭。程知行老師調來,正好解決了白膏河中學沒有正規化學老師的問題。他不僅接替了初三的化學課,同時也接替了李百川主任的部分工作。這是常瀾庭校長故意安排的。

過不久,李百川主任退休,按照常瀾庭安排,程知行順其自然成為白膏河中學的教導主任。

一位能者賢者走上領導崗位,從學校大局出發,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卻讓眼睜睜盯著教導主任位置的呼少傑老師和闕一弦老師大為不滿,從而從心底對程知行老師產生了嫉妒,甚至敵意。在後來的課程安排過程中,此兩人磕磕絆絆,有意無意地發難,沒少給程知行主任添麻煩。

程知行主任雷厲風行,是一位肯幹事能幹事的人,年齡與常瀾庭校長差不多。剛來到一所新的學校就受到領導的器重,程知行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工作起來自然雄心滿滿,決定好好幹一場。

程知行老師畢竟是受過正規師範大學教育的人,又在縣直高中任教多年,眼界、視域、思想和理念等均明顯高於白膏河中學的其他老師。加之他自己不計名利,樂於奉獻,甘為人梯,肯於吃苦吃虧,其為人處世、教學能力水平及師德人品等很快得到全體師生的認可,連自命不凡、略顯清高的秦國才對其也刮目相看,讚不絕口。

程知行主任對於學校的教學教務等業務有著清晰的思路。他借鑑重點學校的做法,建議只要一個班人數能夠達到30人,就儘量把每個年級分成兩個平行班級,從初一到初三實行大循環。

他用心制定出客觀公正的評比制度,讓大家在公平的環境下開展教學質量評比,形成競爭氛圍,以期在全校形成良好教育教學氛圍。

此舉打破大鍋飯,能者上,庸者下,得到了絕大多數老師的贊同。尤其是方直、徐謙化、郭永祥等幾位青年教師,舉雙手贊同。

這些青年教師的思想完全不同於吳德仁、呼少傑等中年教師。他們剛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工作,對教育教學事業依然抱著火一樣的熱情。在師範學習領悟到的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標準理念深植內心。

青年教師們想有所作為,卻找不到舞臺,找不到引領者。現實中的白膏河中學完全不是他們心中想要的樣子。他們不願意安於現狀,不願意就此稀裡糊塗地混日子,平時想奮鬥卻找不到領路人。

那種出了校門就會被附近老百姓在背後指指點點,不被社會承認接納的痛苦情狀,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現在他們看到程知行主任,彷彿看到了白膏河中學的希望,看到了光,看到了自己心中學校的樣子。他們有了動力。

眼見著這項好的利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制度即將出爐,卻因為吳德仁、賀令道、呼少傑等人的反對而大打折扣。

首先,吳德仁反對初三年級分為兩個班。初三年級分為兩個班的直接結果,就是他不能獨自一人享受畢業班的紅利了。影響到他的收入。

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初三畢業班可以賣學生資料、收取報名費、畢業照費、畢業證費、中考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這些費用都會多收一半,剩餘費用自然歸吳德仁口袋。

再說初三學生每年六月份就畢業離校了,暑假時間比初一初二要長一個月。這些紅利吳德仁不說,大家也心知肚明。

賀令道與吳德仁沾點親戚關係,是吳德仁的左右手,左膀右臂,兩人形影不離。“三人團”中,比起常瀾庭校長,他更靠近吳德仁。

學校的好處賀令道佔了不少。吳德仁每年都會安排賀令道一起教學初三課程。平時學校購置辦公用品,吳德仁也會安排賀令道獨自去購買,實買實報銷。這些好處的獲得都是在吳德仁的關照下才取得的。所以,吳德仁反對的事情,賀令道一定會站出來,充當馬前卒,堅決表態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