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 作品

第27章 伊尹五次臣服於桀,是忠誠還是無奈?

 終古拜見商侯時,痛哭流涕地訴說:認為天命已經斷絕了夏朝的命運,君王您應當拯救天下的百姓。商侯謙辭謝絕,表示不敢擔當如此重任,而尊敬地對待終古,將他安頓在國家之中。等到伊尹回來後,他與終古私下探討天地之道。夏朝除了桀王一派,其他的人都沒有能力治理國家。唯有商侯有這個能力,可以拯救天下。於是伊尹默然謀劃著弔民伐罪的策略。

 且來說明天下的諸侯們並非都是像桀王那樣的惡人,而是有一些人不足以成大事。不足以成大事的人是善良的,而桀王那樣的惡人才是邪惡的一派。就像豕韋四氏一樣,自從孔甲時代以來,他們就已經在天下上掌握了權力。在桀王的統治時期,人們因為害怕桀王的權力而只能與他為伍,成為桀王黨。而葛氏又重新崛起,他們多次幫助桀王做惡,以掌握天下的權力。天下的諸侯害怕桀王,其實也是害怕伍氏。伍氏因此憑藉欺凌弱小的國家,所以做什麼事情都可以。東方的豕韋氏是霸主,吞併了許多小國,佔領了三十個領土,總面積達到九百里。他們擁有九萬甲士和九千輛戰車。儘管其他的東方國家沒有被滅亡,但是他們都不得不聽從豕韋氏的命令,恭敬地朝拜和進貢。東方還有九個夷族,他們也相互協助支持豕韋氏。北方的昆吾氏也是霸主,吞併了許多小國,佔領了二十八個領土,總面積達到八百里。他們擁有八萬甲士和八千輛戰車。儘管其他的北方國家沒有被滅亡,但是他們都不得不聽從昆吾氏的命令,恭敬地朝拜和進貢。西方的顧氏也是霸主,吞併了許多小國,佔領了二十個領土,總面積達到四百里。他們擁有四萬甲士和四千輛戰車。儘管其他的西方國家沒有被滅亡,但是他們都不得不聽從顧氏的命令,恭敬地朝拜和進貢。西方的各個部族也都跟從他們。南方的常氏也是霸主,吞併了許多小國,佔領了二十二個領土,總面積達到五百里。他們擁有五萬甲士和五千輛戰車。儘管其他的南方國家沒有被滅亡,但是他們都不得不聽從常氏的命令,恭敬地朝拜和進貢。南方的各個蠻族也都跟從他們。中間的桀王自己也是霸主。幫助他的葛氏也是霸主,吞併了許多小國,佔領了五個領土,總面積達到三百里。他們擁有三萬甲士和三千輛戰車,其他的小國也都跟從他們。這五個霸主都是桀王的邪惡黨羽。在這些小國和諸侯中,有些人是帝王的後裔,是神明的子孫,也是聖賢的後代,還有一些是先代大臣的後代。他們都是夏后氏的傳人,還有一些是夏朝君王的親戚和姻親所在的國家。從初年開始,自來朝見的人到如今。有些國家被摧毀和吞併,有些國家不能自立,最終滅亡,還有一些國家不得不順從桀王的邪惡黨羽,以保全生命。這些國家和諸侯都被認為是無法治理國家的,因為他們不足以有所作為。雖然有一些國家稍微能夠自立,不失和平,內部也能勉力守住國家,但是這些國家被認為只是善良的,也無法治理國家。真正能夠修德行仁、自我強大的國家和諸侯非常少。只有極遠的西方有一個叫做邰的國家,丟棄之後,姬姓的公劉,他的祖先不窋,在後羿、寒浞的那個時代失去了國家,後來定居在戎地。

 公劉家族後來繼承了后稷的事業,人民富裕,心向一處。於是他們在豳之谷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那裡現在就是邠州三水。公劉家族建立的國家變得富強,並且善良治國,別的國家不敢來侵略他們。他們也與中原地區隔絕開來,不朝拜桀王,也不害怕霸主。最終,他們成為後來周朝的祖先。這就是一個遠離中原地區的國家,最終也能夠建立起來的例子。其中的一些諸侯國,能夠修養德行、施行仁政,節儉用度以富國,仁愛百姓,不廢除向夏桀朝見的禮儀,盡心盡力地效仿夏桀的治國之道。他們不附和邪惡,不參與動亂。不欺凌弱小,也不畏懼強大。這樣的國家使暴君無法輕易地煽動混亂,也不敢侵犯,只有商國而已。在這暴亂之世,商侯是如何保全並建立自己的國家呢?商侯只是修養自己的德行,對百姓施行仁政。這樣一來,百姓都一心一意地支持他,誰還敢侵犯呢?商侯選用了很多賢才來輔佐自己,其中伊尹被譽為元聖,成為他的老師;萊朱被稱為亞聖,承擔著傳承的重任;慶輔、湟裡等賢人則以大賢之才來輔佐政務;壽常、旬範等賢者則以忠誠守職的精神來為國家效力。商侯致力於勸農養蠶,重視農業生產,減輕百姓負擔,關心貧苦百姓,各種政策無不竭盡所能。因此,國家內部家庭富足,人民生活安定。而君主、大夫們的車馬、旌旗、戈樓櫓等裝備,以及隨從人員的衣甲都極為精良,沒有任何疏漏。當時葛氏在中國橫行霸道,但唯獨在商國無法施行他們的命令。例如,葛氏向商國索要夜晚宮殿所需之物,商國拒絕供應,葛氏也不敢發兵來侵犯。商侯就像夏朝的伊尹一樣,善於運用巧妙的言辭,能在桀王和三小的勢力下週旋,使商國不受罪。當初,伊尹身處中原的華野,認為自己有責任拯救天下。等到他看到桀王的暴虐行為,以及諸侯們導致天下大亂的局面,以及百姓的疾苦,伊尹對此感到如同自己的痛苦一般,恨不得立刻拯救天下。伊尹在夏朝效力了十幾年,他能夠安靜地、不張揚地完成他的工作,這就是聖人的表現。聖人既能像龍一樣,展現出威嚴和力量,也能像蛇一樣,隱藏於暗處,不引人注意。餘季嶽曾經讚揚伊尹說:“當昆岡山林都燃起熊熊大火,玉石也被燒燬了。百川都在沸騰,更何況千山萬水。但是龍門被鑿開,銀河就向東流淌。方舟不會被吸入漩渦,也不會被風吹走。伊尹就如同一泓清水,可以灑濺到萬頃土地上。池塘裡的魚都會死亡,只有那些強壯的魚才能生存。激流撞擊大石頭,晝夜不停地咆哮。雖然有岩石的阻隔,但伊尹就像一根支撐著大壩的柱子,可以抵擋住狂濤巨浪。這就是聖人的特點:不貪不妒,不汙不怒,不牢騷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