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衛的 作品

第52章 齊桓公欲封禪泰山,管仲如何勸阻?

 楚成王得知鄭國沒有參加首止之盟後,非常高興,說:“現在我可以得到鄭國了!”於是他派使者向申侯聯絡,想要與鄭國修好關係。原來申侯曾經是楚國的官員,他口才好,貪婪而且善於阿諛奉承,楚文王非常寵信他。到了楚文王臨終的時候,擔心繼位的人不能容忍他,所以就贈給他一枚白璧,讓他去投奔其他國家躲避禍患。申侯於是去了鄭國,在櫟地侍奉厲公,厲公對他也像在楚國時一樣寵信。在厲公復國後,申侯成為了大夫。楚國的大臣們都和申侯有交情,所以今天他們通過這個關係,想要申侯從中游說,讓鄭國背棄齊國而投靠楚國。申侯悄悄地對鄭伯說:“只有楚國才能抵擋齊國,何況有國王的命令呢?否則,齊國和楚國都會成為鄭國的仇敵,鄭國就無法支撐了。”鄭文公被他的話所迷惑,於是暗地裡派申侯去楚國表示臣服。周惠王二十三年,齊桓公率領盟國諸侯攻打鄭國,圍困新密。當時申侯還在楚國,他向楚成王說:“鄭國願意歸附在您的庇護之下,正是因為相信只有楚國才能抵抗齊國。如果大王不救援鄭國,我就無法回去交差了。”楚成王與群臣商議後,令尹子文建議道:“召陵戰役中,許穆公死於戰場,齊國對此很同情。許國對齊國的事務最為盡心盡力,如果大王能出兵攻打許國,那麼諸侯必定會來救援,這樣鄭國的圍困就自然解除了。”楚成王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是親自率領軍隊攻打許國,同時也圍困了許城。當諸侯聽說許國被圍困後,果然放棄了對鄭國的圍攻而前往救援許國,楚軍因此撤退了。申侯回到鄭國後,自認為有保全鄭國的功勞,洋洋自得,滿懷希望地期待能得到更多的封賞。但鄭伯卻因為申侯在虎牢戰役中的表現,認為申侯已經做得太過分了,沒有給予他更多的爵位和賞賜。申侯因此難免有些怨言。第二年春天,齊桓公又率領軍隊攻打鄭國。陳國的大夫轅濤塗,自從上次伐楚戰爭回來後,與申侯有了矛盾。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孔叔說:“申侯之前用國家去討好齊國,獨佔了虎牢戰役的功勞。現在他又用國家去討好楚國,讓你們的國君背棄了道義,自己招來了戰爭,給百姓帶來了災難。如果一定要殺了申侯,那麼齊國的軍隊就可以不戰而勝。”

 孔叔將信呈給鄭文公。鄭文公因為前一天沒有聽從孔叔的建議,逃避了盟約,導致齊國兩次進攻鄭國。他感到內疚和懊悔,並將責任歸咎於申侯。於是他召見申侯,責備他說:“你曾經說只有楚國能夠抗衡齊國,但現在齊國的軍隊已經到了我們的門口,楚國的援軍在哪裡?”申侯正準備辯解,但鄭文公卻命令武士將申侯推出去斬殺。鄭文公把申侯的首級裝在盒子裡,讓孔叔獻給齊軍,說:“我國君主過去誤聽了申侯的話,沒有能夠維持與您的友好關係。現在我們已經懲罰了他,派我在這裡向您請罪,希望您能寬恕我們!”齊侯一直很欣賞孔叔的賢能,於是答應了鄭國的請求,和平解決了這件事。後來,齊侯在寧母召集了其他諸侯國會盟。但鄭文公仍然對王的命令心存疑慮,不敢親自前往參會,於是派他的世子華代他前往寧母,聽從齊侯的命令。

 鄭文公的兒子子華和子臧都是嫡夫人所生的兒子。因為夫人最初很受寵愛,所以立子華作為世子。後來,又立了兩個夫人,她們也都有兒子。嫡夫人的寵愛逐漸減弱,沒過多久就去世了。此外,還有南燕姞氏的女兒,她被嫁給鄭國宮廷作為媵妾,但還沒有被君主寵幸。有一天晚上,女子夢見一個英俊的男子,手持蘭草對她說:“我是你的祖先伯儵。現在我用國香贈送給你,希望能夠祝福你的國家興旺發達。”說完後,他將蘭草交給了女子。當女子醒來時,整個房間都散發著香氣,她還和同伴說起了自己的夢境。同伴嘲笑她說:“這可能是你即將生一個貴子的徵兆。”那天,鄭文公來到宮中,見到了這個女子,對她產生了好感。周圍的人都相互看著笑。鄭文公問他們為什麼笑,他們便將女子的夢告訴了他。鄭文公說:“這是個好兆頭,我來幫你實現這個夢。”於是命令採摘蘭花佩戴在女子身上,說:“以此作為信物。”晚上,鄭文公召喚這位女子侍寢,她懷孕後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蘭。這位女子逐漸受到寵愛,人們稱她為燕姞。世子華看到自己的父親對燕姞如此寵愛,擔心將來會有廢除自己地位的事情發生。於是他私下和叔叔詹商量。叔叔詹說:“得失都是命中註定的,你只要盡到自己的孝道就行了。”世子華又和孔叔商量,孔叔也勸他盡孝。但世子華並不高興,便離開了。子臧性格喜好奇特古怪,用鷸鳥的羽毛製作成帽子。師叔說:“這不是符合禮儀的服裝,希望公子不要穿。”子臧討厭他直言不諱,就去向哥哥子華傾訴。所以子華與叔詹、孔叔、師叔這三位大夫心裡都有了嫌隙。

 到這個時候,鄭伯讓子華代替他去參加會議,子華擔心齊侯會責怪他,不願意去。叔詹催促他讓他趕快動身。子華心裡更加怨恨,想著要為自己找個保全自己的辦法。見到齊桓公後,子華請求把周圍的人屏退,然後說:“鄭國的政治,實際上都由洩氏、孔氏、子人氏這三個家族掌控。逃離盟約的戰役,實際上就是這三個家族主導的。如果您願意幫我除掉這三個大臣,我願意讓鄭國歸屬於齊國,就像附屬國一樣。”齊桓公說:“好。”然後按照子華的建議,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連連搖頭說:“不行,不行!諸侯們之所以服從齊國,是因為我們尊重禮儀和誠信。你背叛父親的命令,不能算是尊重禮儀。用友好的態度來謀劃顛覆別人的國家,也不能算是誠信。而且我聽說這三家族都是賢良的大夫,鄭國人稱之為‘三良’。我們尊重盟主,是因為我們要順從人心。違背眾人的意願,只圖自己一時的痛快,必然會招來災禍。在我看來,子華將會自食惡果,您最好不要答應他。”齊桓公於是對子華說:“世子你所說的,確實是國家的大事。等你的國君來了,我會和他商量這件事。”子華聽了,臉上泛起紅暈,汗水溼透了衣背,於是告辭回鄭國去了。管仲討厭子華的狡猾,所以把這件事洩露給了鄭國人。鄭國的國君先得到了消息。等到子華回來報告,他編造了一個謊言說:“齊桓公非常不滿意您沒有親自前往,不肯答應我的請求,建議我們轉而向楚國求援。”鄭文公大聲喊道:“你這個逆子,差點賣掉我們的國家,還敢說謊?”他讓左右把子華關進了一個幽室裡。子華在牆角密謀逃脫,但鄭文公派人將他殺死了,正如管仲所預料的那樣。鄭國的另一個公子臧逃到了宋國,但鄭文公派人在他途中追殺他。鄭文公感到抱歉,因為齊桓公沒有聽從子華的建議,於是他派孔叔前往齊國致謝,並請求重新結盟。胡曾先生在詠史詩中寫道:“鄭用三良似屋楹,一朝楹撤屋難撐。子華奸命思專國,身死徒留不孝名。”這是在周惠王二十四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