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俗人 作品

54 心理眼裡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都以為騙術是騙子利用人貪婪的心理,才會行騙成功。”

  “只要我們做到不貪二字,就不會被騙。”

  劉大師笑了笑,又說道:“其實不然,騙術利用的還是人的好勝心。”

  “好勝心?”楊錚盯著棋盤思考著這三個字,眼神裡多了幾分清明。

  “的確是好勝心。”劉大師有些惆悵,“很多流傳至今被封為經典的殘局,他們本該的結局應該是和,但因為後世的好勝心,和又變成了成王敗寇。”

  “殘局中最著名的應該是七星聚會,但人們都只知道七星聚會難以破局,卻不知道七星聚會本就是一盤破局的棋,它主講的是和。”

  “在1939年,排局家吳懷傑曾在報刊上連續刊登了240多局的七子聚會和局,並每局以三國演義回目為局名,一時間讓很多人看到了象棋的另一面。”

  “那便是象棋可進可退,也能和。”

  “但從00年開始,現代的象棋比賽越來越難看到和局,就算真有和局出現,也會根據殘子數量去判斷勝負。”

  楊錚也是第一次聽到這般說法,他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劉大師為什麼要說這些。

  但他看著劉大師清澈的眼睛,一時間他好像明白了他語氣中暗藏的惋惜。

  “時代發展越來越快,判斷一個人成功的標準,往往是用掙錢多少去衡量。”

  “這是不對的,因為很多掙錢不多的人,他們也不一定是他們人生失敗者。同樣,有很多能掙錢的人,他們更不是成功者。”

  劉大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在笑,因為這句話放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並不具備可信度。

  當然這也和他的性格有關,他本就不是一本正經的人,也不是什麼愛說大道理的人。

  只是楊錚聽著劉大師的話,他卻在反覆思考。

  大道理他也明白,但能將大道理聯繫到棋局,又是一件值得推敲的事情。

  他之前並不認為騙術是利用人的好勝心,他也和很多人一樣認為騙術是利用人的貪婪以及人的賭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