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 作品

第 34 章 聲名鵲起

 “接收流民?”鄭深詫異。

 陳雲州沒說擁護值的事,只說:“對,我們廬陽縣這麼大,還有很多荒山野嶺沒有開墾,招募一批流民即可增加人口,以後也能增加田賦。”

 “至於流民的口糧,百姓即將還咱們五千石糧,夠了。而且我們也可向張員外他們低價購買一批糧食發放給流民。”

 張員外他們的糧食還沒賣完,堆在倉庫裡。

 今年廬陽風調雨順,本地百姓肯定是不會買他們的糧食。

 至於運送去橋州發筆難民財。

 先不說流民有沒有錢買糧,單是這段路就不好走。

 別隻看橋州跟廬陽中間只隔了一個縣,但兩地相距三百多里,沒有官道。如今又是夏秋之際,雨水多,道路泥濘,而且受災的百姓落草為寇的也不少,一路非常兇險。

 張員外他們肯定不敢組織車隊去橋州賣糧。

 那糧食就只能砸自己手裡。

 官府要收他們的糧,他們恐怕求之不得。

 鄭深思量片刻說:“這倒是,糧食應該不是問題。也好,人口田賦是朝廷考核地方官員的重要指標,若能招募一些流民定居,開墾荒地,三年後吏部考核,大人的業績應該會拔得頭籌。”

 鄭深以為陳雲州是奔著這個去的。

 畢竟陳雲州還這麼年輕,又有才華,哪會甘心一直呆在廬陽這個偏遠小縣蹉跎人生。只要好好幹,照這勢頭,下次考核,陳雲州必定能晉升。

 陳雲州一聽就知道鄭深是誤會了。

 不過誤會就誤會吧,這隻要能達成目的就行。

 他咳了一聲說:“既然大人沒意見,那咱們來商量商量招募難民的問題。”

 陳雲州拿出輿圖,手指點到廬陽旁邊的河水縣:“河水縣東部緊挨著橋州,應該也受災了,他們東部本來就會產生一些難民,橋州又會有一批流民從這邊過來,河水縣的壓力應該很大。”

 “我們廬陽距災區遠了點,接收流民比較困難,所以我準備修書一封,請河水縣幫忙。”

 流民多了很容易造成治安問題。

 河水縣縣衙估計也只有一兩百個捕快,這點人要維持一個縣的治安,和平年代還行,稍有動亂就很勉強。

 而治安也是地方官員考核的重要標準之一。

 亂起來,朝廷可不管緣由,必定會拿當地官員問罪。

 所以說,現在河水縣縣令應該是焦頭爛額,晚上都睡不著了。

 鄭深明白了他的意思:“大人這法子甚好,這事越不過河水縣。咱們還能賣河水縣縣令一個人情,那下官現在就去寫信。”

 “有勞鄭大人了。”陳雲州笑著點頭。

 鄭深當即奮筆疾書,信裡情真意切地表示,廬陽與河水是一衣帶水的鄰居,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如今聞河水縣遭遇洪澇災害,百姓流離失所,還有許多橋州百姓逃難至此,給河水縣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廬陽本著同舟共濟的原則,願接收這批流民,只要河水將流民們引至兩縣交界的南平鎮即可,從八月

 開始()?(),

 廬陽會在南平鎮外建立臨時的營地()?(),

 接收各地流民?()_[(.)]???&?&??()?(),

 為期一個月。

 陳雲州看完後()?(),

 給鄭深豎起了大拇指。

 鄭老頭也是個大忽悠啊。

 派人將信送去了河水縣後,陳雲州和鄭深也忙碌了起來。

 接收流民是件大事,因為廬陽縣包括鄉下的地方,總共也只有二三十萬人,若是招募幾萬十數萬流民,很容易帶來治安惡行事件。

 所以如何安置他們,如何讓這些人更快地融入廬陽,在這裡落地生根成了當前最首要的問題。

 首先便是要讓流民填飽肚子,不捱餓,他們就不會鬧事。

 但也不能白給,若是白給,肯定會招致當地百姓的不滿。

 陳雲州琢磨了一下,以工代賑是最好的辦法,既能讓流民度過難關,又能不養懶漢,還能讓他們每天有事情做,有奔頭,不至於閒下來。

 這人一旦閒下來,最容易惹出亂子。

 所以從安陽鎮到望都峰這段路可以提前提上日程。

 單這段路恐怕還安置不了這麼多流民,那就提前將磚窯、瓦窯蓋起來,因為流民們也是需要建房子的。

 流民中一部分勤快、家裡人多、能力強的幹個半年一載就能蓋一座小房子。

 這樣還可以激勵流民幹活的積極性。

 剩下的體力不那麼好的就去開荒,有力氣的砍樹,沒力氣的拔草撿石頭,總之一個也別想落下。

 陳雲州列了一張表,將流民安置的每個流程都弄得明明白白的。

 程序是有了,但還需要人,無論是接引流民,給流民分糧分東西,帶領流民幹活,這些都需要人。

 單縣衙這一百多名衙役肯定是不夠

的。

 於是,陳雲州讓柯九貼了告示,官府招募兩百名青壯年男丁做鄉兵,負責接引流民、維持治安。

 要求身體健康,沒有案底,沒有惡習。

 日期三個月,每月發放五百文作為工錢,提供兩頓飯,若是表現優秀者可與衙門簽訂長約。

 隨著廬陽產業的擴大,人口的增加,單是衙門這點人已經很難維持治安了,招募更多的人勢在必行。

 這個告示一出,不少青壯年男丁都跑來應徵。

 要是應上了,那可是鐵飯碗,每個月都有一筆固定的收入拿回家裡,比種地看天吃飯有保障多了。

 最後衙門選拔出了兩百名青壯年男丁跟隨著一百名衙役帶著一批糧食,前往南平鎮接收流民。

 ***

 河水縣縣令文玉龍接到陳雲州的信簡直是欣喜若狂。

 他確實在為源源不斷湧入河水縣的流民犯愁。

 因為緊挨著橋州的緣故,現在他們縣已經湧入了上萬流民,加上縣城東部受災比較嚴重的百姓,流民已達好幾萬之多。

 而且每天這個數字都還在增加。

 文玉龍也想過派人攔截,不許流民進入河水縣。

 可兩縣相交的地方太大,他們衙門這點人根本看不過來,只能聽之任之。

 但這些背井離鄉,失去

 家園的流民到了河水縣也要吃飯。

 老實本分的還好,要麼沿街乞討,要麼上山挖野菜剝樹皮吃。

 可也有一批混混無賴聚在一起偷雞摸狗,甚至是直接強搶,還有□□女人的。

 就這麼幾天,縣裡天天都有人來報官。

 可縣衙只有這麼點人,文玉龍也沒辦法,只能在縣城各城門口設置了關卡,嚴禁流民進入,以保證縣城的治安。

 至於縣城以外廣大的鄉村,那隻能靠各村各宗族自衛了。

 但長期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

 秋收即將開始,若是這群人破壞了秋收,今年他們縣的田賦任務肯定完不成,他又要吃排頭了。

 陳雲州的這封信於他而言,無異於及時雨。

 他立即招來縣尉餘軍商議這事。

 河水縣只有縣令、縣尉,缺了縣丞。很多縣除了縣令是必備的,其他副職都配不齊全。

 餘軍聽說這個消息也高興壞了:“文大人,這些流民他們廬陽想要,給他們就是。()?()”

 這種燙手山芋誰要誰拿去好了。

 文玉龍舒了口氣:“我也是這麼想的。我準備明日安排人去引導流民前往南平鎮,只是他們廬陽去年不是乾旱,受災很嚴重嗎?現在哪裡√+?+?√()?()”

 餘軍也很懷疑。

 兩地相距上百里,交通不便,來往很少,他們也不知道廬陽最近這半年的變化。

 不過餘軍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大人,下官上次去慶川的時候倒是聽說過這位廬陽縣令的大名。聽說他是從京城發配來的少年狀元郎,名叫陳雲州,才華橫溢,心氣極高,做事相當大膽,連齊家的莊子都敢查。齊家的獨子就是他弄死的。()?()”

 “什麼?弄死齊項明兒子的就是他!()?()”

 文玉龍非常詫異,“這人倒是個漢子!”

 齊罡禍害的可不止是廬陽縣的姑娘,還有他們河水縣的。

 餘軍笑道:“可不是,所以說這人大膽得很,而且很有正義感,估計是聽說了橋州受了災,流民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生了憐憫之心吧。”

 聞言文玉龍皺眉:“這光是好心可不夠。這麼多人若是不能妥善處置,是會出大亂子的。”

 “大人,您就別想這麼多了。咱們先度過這一關再說,朝廷連橋州的救災都忙不過來,肯定是沒功夫管咱們河水的,咱只能自救。這又不是咱們坑那陳大人,是他自個兒不自量力要人的。”餘軍勸道。

 文玉龍想想也是,不過他也不好意思坑陳雲州太過,只是讓人引了一支幾千人的隊伍過去。

 八月十二,南平鎮外,前往河水縣的路邊支起了好幾口大鍋,鍋下面是熊熊燃燒的大火,鍋裡開水沸騰,燒好一鍋倒進木桶中晾著,繼續燒。

 之所以沒放米進去熬粥,這是因為人還沒來,怕浪費了。

 快到中午時,大劉騎著馬飛奔過來,大聲喊道:“來了,來了……在兩三里外了!”

 陳雲州下令:“煮粥吧。”

 第一次接收流民,縣衙上下都沒經驗,怕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