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47 雖千萬人吾往矣

  崇禎皇帝就屬於沒打出富裕的典範,或者是根本顧不上了。結果老天爺咔嚓一個意外降下來,連續好幾年天災,就讓本來已經繃得很緊的朝廷和百姓一起垮了。

  假如能讓崇禎皇帝也穿越一次,再回到他登基的那一刻,有沒有可能找到正確方法解決問題力挽狂瀾呢?

  假如讓一個只會駕馭馬車的人去當大型客機飛行員,在飛機出現故障必須迫降時有沒有可能安全著陸呢?

  這兩個假如其實是一個性質,可能性有,但極其微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算崇禎皇帝知道了問題所在,也掌握了正確方法,依舊無法解決問題,因為時間不夠了。

  他面臨的不是某個零部件需要更換,而是整個操控系統全出問題了,必須在地面大修之後才能起飛。一旦到了天上,王母娘娘下凡也只能抖落手乾瞪眼。

  現在這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了洪濤面前,他能比崇禎皇帝強嗎?在統御百官的技能上可能沒啥過人之處,但勝在時間足夠多,只要別太倒黴機會還是有的,且超過了50%,可以搏一把。

  想解決大明帝國的財政問題,不管怎麼繞也繞不開官僚集團。換個說法,大明帝國的所有矛盾都和官僚集團有直接且重要關係。

  官員是一個國家管理層的骨幹力量,如果這個群體出現了不可逆的故障,想修復的難度非常高。因為這套系統有個自毀裝置,一旦被察覺有危險,很可能就拉著整架飛機自爆了。

  洪濤登基第四個年頭了,一直沒有露出真實想法,只是不停的在周邊試探,一方面是要迷惑對方,一方面也是在找趁手的工具。

  古人云,工於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沒有專業且趁手的工具,輕易對整套複雜系統下手,不光修不好故障還可能受其反噬。

  洪濤的趁手工具只有一個,武力!

  他在皇宮裡隱忍了二十年,早就看明白也想清楚了一件事,整個朝廷包括士紳集團光靠道理是說不服的,哪怕是玉皇大帝下了聖旨他們也會視而不見。

  什麼叫既得利益?皇族、官員、士紳、勳貴就是大明帝國的既得利益集團。誰想改變現狀誰就是要刨他們的祖墳,得到的只有赤果果的仇恨,沒有半點道理可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