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倓 作品

第32章 李隆基:膽敢傷害我的好孫兒!

  “確實能緩解一些。”

  “上次說,他造的紙是竹紙?”

  “是的。”高力士不急不緩地說道,“這就是最大的好處,竹子這種原料非常充足,各地都有,這克服了青藤原料不足的弊病,而且澄心堂一天能出一萬多張紙,說明建寧郡王是有了新的造紙術。”

  李隆基的情緒這才舒緩了一些。

  高力士繼續說道:“既然澄心堂是建寧郡王操辦的,那三郎何不找他談一談?”

  “我找他談作甚?”

  “建寧郡王是皇族子弟,是您的親孫兒,這澄心堂的紙不僅量充足,恐怕賺的錢也不少,朝廷現在既缺紙,您也需要更多錢來……”

  李隆基思忖起來。

  大唐現在的軍費,其實是靠各地節度使自己想辦法,具體就是鹽稅。

  財政權和人事權幾乎都給了節度使。

  要不然就憑大唐現在的財政收入,根本不可能維持十大節度對外戰爭。

  天寶年間大唐的稅收,如果全部折算成現錢,大概是1100萬貫左右。

  但一年僅僅軍費總額都需要1200萬貫以上,而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速上漲。

  李隆基要麼把戰線壓縮回來,放棄廣袤的領地,要麼繼續維持。

  繼續維持就只能是放權。

  放權之後,就必須用權術來維持平衡。

  當今天下,除了李林甫能勉強維持財政局面和權術局面的平衡,幾乎很難再找出第二個來。

  所以李林甫一死,安祿山很快就造反了。

  至於李隆基現在吃喝玩樂揮霍的錢,是戶部侍郎王鉷這些人想辦法搜刮民脂民膏搞出來的。

  李隆基自己心裡也有點逼數,他比誰都聰明。

  “建寧郡王的人呢?”

  一邊的一個內侍說道:“回稟聖人,建寧郡王此時在太子別院,與廣平郡王一起。”

  高力士立刻說道:“太子不就在外面聽宣嗎?”

  李隆基這才說道:“讓他進來。”

  李亨惴惴不安地走進去,殿內有冰塊,這使得李亨全身發抖。

  他強作鎮定地說道:“給阿耶問安。”

  “找我何事?”

  “確實……確實有一事。”

  “說吧,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