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452章 1611年之前沒有聖經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什麼?這看起來有點兒牽強附會?

  那咱們換點兒不牽強附會的。

  《山海經》:神仙住在崑崙山。

  《聖經》:神仙住在伊甸園。

  《山海經》:崑崙上有蟠桃有禁果。

  《聖經》:伊甸園有長生不老的‘生命樹果子’也同樣有禁果。

  《山海經》:住在崑崙山上的伏羲女媧是兄妹,兩人繁衍人類。

  《聖經》:住在伊甸園的亞當夏娃師兄妹,兩人偷吃禁果繁衍人類。

  《山海經》:崑崙山下四條河:陽水、赤水、墨水、弱水。

  《聖經》:伊甸園裡四條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訓河、比遜河。

  《山海經》:鯀切息壤以湮洪水。

  《聖經》:諾亞造方舟躲避大洪水。

  神奇的是:不管是《山海經》還是《聖經》,裡面記載的大洪水都是‘發生在四千多年前’;更神奇的是:《聖經》裡洪水持續四十天;《山海經》洪水持續也是四十天。

  《山海經》:建木神樹可通天,天帝防止凡人到天上作亂隔絕天地。

  《聖經》:凡人為了登天建立‘巴別塔’,神害怕凡人到天上作亂毀掉巴別塔。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了,還是那句話,看完《聖經》後真的覺得那就是一本大雜燴。

  更有意思的是:在詹姆斯王的《欽定聖經》之前所有的古老聖經版本,都是孤本,而且都是查不到任何發現時間、地點信息的。

  而那些找到信息版本的古代聖經更是一個比一個可笑。

  比如說‘有一千五百年曆史的’希伯來聖經,是在一個一千五百年前存放經文的櫃子裡發現的羊皮卷。

  咱先不說他們怎麼能在一個山洞裡發現一個一千五百年不腐爛的木頭櫃子,就說那本聖經用的是‘鐵膽墨水’,也就是一種以櫟櫻為原材料加上阿拉伯樹膠調和的墨水,這種墨水公元六世紀才剛剛出現,而且腐蝕性強,寫在羊皮紙上很容易破碎褪色。

  可是在希伯來聖經上,完全看不到這一點兒。

  還有一千六百年曆史的‘西奈山抄本’。

  那是‘1844年一個德國人在修道院點火用的的廢紙隊裡發現了八百頁的古希臘語聖經抄本’。

  不說羊皮紙怎麼引火;也不說修道院怎麼會用經文引火;也不說這些經文為什麼沒人去要會當做廢紙,更不用說什麼羊皮紙經文不褪色。

  就說一件事:那是古希臘語經文!在1611年之前教會燒了多少因為用別的文字翻譯聖經的人了?這怎麼可能留下來,還是留在一個修道院?

  當然,更不能不提‘一千七百年的梵蒂岡抄本’,還是羊皮紙,還是古希臘語。

  這不是扯嗎?

  古希臘語是否存在還是問題!

  什麼?古希臘語不存在?那些古希臘先哲是怎麼回事?

  這裡有個冷知識:基本上歐洲除了英國外的所有國家,都是先有了漢語雙語詞典才有的本國語詞典。

  比如說葡萄牙的第一本詞典是1588年利瑪竇的《葡漢詞典》;西班牙是先有了1603年的《漢西詞典》才有的1739年的《西班牙標準語詞典》;法國是先有了1670年的《法漢詞典》才有的1694年的《法蘭西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