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當酋長 作品

第845章 被坑了的大飛機

  他們的要求就是:合作建廠可以,但是要拆毀運10生產線,解散運10項目三千多人的技術團隊,理由是‘要嚴格按照漂亮國的標準來,你們的科研人員不符合我們的標準’。

  於是這三千多人真的就被解散,很多技術骨幹就那時候外流去了別國,為西方飛機研發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這事兒絕對不能怪他們,人總是要活著的。

  事實上那時候正式改革開放初期,而說是改革開放,事實上大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改革什麼是開放腦子都是一片漿糊。

  而那個時期也是全國科研機構、生產機構和竣工機構最慘的年代,那時候這些機構的人想要保留人才那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造核彈的504廠為了在那個時期去賣雪糕(現在可以問問蘭州老一輩兒吃沒吃過504大雪糕);現在武直十的‘孃家’當年造過火鍋、造過小家電,生產過‘昌河微面’;至於現在航母上飛行的殲15的‘孃家’沈飛?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沈飛客車是客運主力呢……

  在那個時期人才外流是必然現象!

  崔健有首歌叫《紅旗下的蛋》,儘管現在也沒鬧清楚這首歌名到底是‘下出來的蛋’還是‘下面的蛋’,但是那首歌的歌詞很好的反應了當時的心態。

  那麼為什麼說這是漂亮國給挖的‘超級大坑’呢?

  就在雙方建廠成立生產線的時候,波音突然收購了麥道公司!雙方的合作戛然而止!從此龍國航空工業徹底失去了積累大型客機制造和製造經驗的機會,從此龍國只能買民航飛機。

  一直到2008年,國產大飛機的好日子才算出現,運20和C919正式立項,當年的運-10早就消失在歷史,但是這個飛機研發過程中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成果,包括工藝流程、新材料等方面被我國科研人員掌握,也是為了C919的研發鋪平道路。

  這是一款應該被銘記的飛機。

  而蕭鵬他們說的Arj21飛機其實也很特殊:這個飛機首飛的時候就是C919飛機立項的時候。

  這款飛機準確的說就是國外零件組裝的國產飛機,但是這個飛機的作用就是把整個研發流程和適航證取證流程走一遍,以避免C919踩雷——它是一款負責‘趟雷’的飛機。

  從Arj21這款飛機的遭遇就能看出西方國家對龍國大飛機有多恐懼:這飛機從2016年開始商飛一直到飛到現在,可是直到今天沒有拿下fAA和eAsA的適航證。

  儘管龍國的CAAC和fAA一級eAsA都有互認協議,但是他們總是能找辦法雞蛋裡挑骨頭拖著不給認證,這也導致Arj21‘飛不出去’,起碼去不了歐美。從16年到現在,只賣給印尼一架,其餘的大約一百架都在國內飛行;而C919現在訂單已經超過一千架,但是主要還是國內航空公司購買,現在他們還在卡適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