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漢 作品

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


                 在許慈的高喊之下,登時就有許多禮官在側,親自引領著眾多漢臣朝著上方的高臺一步步走去。

  縱使今日匯聚的漢臣再多,可諸葛亮所主導修建的高臺足有十數丈。

  在綿長的兩側臺階上,皆東西相對放置著一塊由蜀錦製成的軟座。

  蜀錦在當世本就以色彩斑斕著稱,而當色彩斑斕的蜀錦遇上搖晃的火光時,兩相交映之下,竟讓整座高臺的臺階於黑夜中散出著一種奇異的色彩。

  又讓人驚奇,又讓人覺得無比賞心悅目。

  當然有這種感覺的,大多還是那些剛剛從曹魏歸附歸來的臣子。

  滿寵、蔣濟等人,看著周圍按層級排列的熠熠生輝的蜀錦軟座,他們的眼中都流出了不可思議的眼神。

  自漢靈帝以來,天下遭受戰亂已有數十年。

  一旦產生大規模的戰亂,那麼最先受到衝擊的定然是貨幣體系。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就不用說近年了,早在數十年前的董卓當政時期,以五銖幣為核心的漢室貨幣體系就已經徹底崩塌了。

  而這一點,這數十年來都未曾改變過。

  儘管說來有些天方夜譚,可事實就是,哪怕這數十年來劉備、曹操、孫權三位英主都曾想著建立起新的貨幣體系,可以物換物,還是當今社會交易的主流手段。

  或許季漢的直百錢,孫吳的大泉五千在後世都有著不少人詬病,可說歸說,好歹季漢與孫吳也一直想著改革貨幣體系。

  曹魏倒好,立國後直接照搬本就被董卓禍亂的不成樣子的五銖錢體系,然後後來一直沒根據時局修改過。

  這不是說明曹魏境內的貨幣經濟搞得有多好,這恰恰證明曹魏的貨幣經濟比另外兩家更是一筆糊塗帳。

  糊塗到滿朝公卿都不想再去搭理了。

  這一點身為曹魏舊臣的滿寵與蔣濟等人心中最有體會。

  說來慚愧,由於曹魏官方在貨幣經濟方面的不作為,導致以物易物的情況在曹魏境內最普遍。

  說來更慚愧的是,曹魏境內被視為物品硬通貨的不是本國的產物,恰恰是那質地絕佳的蜀錦......

  對於滿寵、蔣濟等人來說,他們印象中蜀錦是等同於黃金的存在,是十分寶貴的。

  他們獲得蜀錦的一大渠道,就是通過皇室的賞賜,而僧多粥少,縱使曹丕再大方,一次賞賜給每位大臣的蜀錦也斷然不會太多。

  最多十數匹而已,就這數量還足夠讓任何一位大臣感激涕零了。

  所以他們在看到大漢這“豪富”的一幕後,由於巨大反差而產生不可思議的感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蜀錦是可以用來這麼“浪費”的嗎?

  而且觀這高臺的高度,要想在高臺上下都鋪滿用蜀錦製作的軟座,那得耗費多少蜀錦呀!

  只是滿寵、蔣濟等人不知道的是,對於大漢的臣子來說,蜀錦這種對他們來說異常珍貴的物品,卻實在算不上太珍貴。

  自從拿下益州後,劉備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拿蜀錦賞賜賞賜有功之臣了。

  例如剛剛拿下益州時,劉備大筆一揮,豪橫的給諸葛亮、關羽等人賞賜了上千匹蜀錦。

  而得到數百匹蜀錦賞賜的臣子,更是有數十位之多.....

  以大漢的實際情況來說,在滿寵與蔣濟等人看來過於“豪奢”的一幕,其實真的算不上什麼。

  倒是性格機敏的蔣濟,在震驚之後,心中又漸漸浮現出了一個想法。

  大漢論經濟體量肯定是比不上曹魏的,就算是收復關中後,短時間在這方面也難以超越曹魏。

  而以蔣濟對劉備、諸葛亮的瞭解,他認為這二位君臣皆不是太重視奢華的人。

  那麼他們能用蜀錦鋪滿整座高臺,就說明蜀錦在大漢境內的產量,絕不是如傳言中所說的那般甚為稀少。

  蜀錦產量多,這可以讓大漢的經濟一直保持在穩定的局面。

  這點是曹魏絕難比擬的。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有利用的機會呢?

  想到這一點的蔣濟,暫時將心中的這個想法深藏起來,他想著等今日宴會結束後,就像糜暘提一提這件事。

  在眾禮官的引導下,陸續登上臺階的漢臣,紛紛按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低,相應走向屬於自己的錦座坐下。

  身份地位越高,他的座位離高臺之上就越近。

  走向屬於自己的錦座時,也許因為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高,自己的坐席離得高臺之上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