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965 章 果然不出老夫所料


                 大軍戰馬嘶鳴、人聲鼎沸。

  這正是狙擊的絕佳時機!

  若是朱由檢的正規軍在此,只消提前埋上引燃地雷,就足以將祖大壽的兵馬,幹掉大半!

  更別提,來上十幾門“畢將軍炮”,足以炸平一切。

  就算再退一步,將改進版的“一窩蜂”拿出來,輕鬆就能擺平了一切!

  只可惜……

  正旦之前,朱由檢只能優先扶持李自成……

  事情總有輕重緩急,身為政治家,很多時候,朱由檢只能選擇冷血……

  而漢都科技的大爆發,又是正旦之後的事情了。

  大明義從手上,只有手榴彈和復漢槍,以及少量榮光系列……

  科技的爆發,就像是滾雪球。

  前期組建核心的過程很慢。

  一旦核心班子得以組建,在政策不拖後腿的情況下,發展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

  朱由檢有著未來數百年的見識,沒有了大清的禍害,這個時代的華夏科技,再也不會走了彎路。

  更何況,朱由檢網絡的,都是最出色的科技大牛!

  宋應星——十六、十七世紀,最全面的科研人才!

  畢懋康——十六、十七世紀,最厲害的軍功大神!

  王徵——一個能夠獨立研究出一系列蒸汽機應用的大拿,還需要贅述嗎?

  孫雲球、陳天衢等蘇州五怪——能將眼鏡幹到十幾枚銅板一副、能夠製造望遠鏡、顯微鏡、夜明鏡、夕陽鏡、放光鏡、多面鏡、鴛鴦鏡、半鏡、火鏡(生火鏡)……的光學大家,用文字來描述他們,就是對他們的侮辱!

  ……

  這些人被推上高位,帶來的標杆效應,何等的強大!

  伴隨著眾人的位高權重,伴隨著皇帝對他們的寵信日隆……

  伴隨著新大明的越來越強盛……

  伴隨著去往漢都的科技人員待遇日高……

  也就促進了更多的科研型人才,趕赴漢都。

  就好似,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下廣東……

  沒有經過大清禍害的華夏科技,本就是人類的最頂峰。

  自從遠古人學會使用工具以來,除了“我聖清”那自私自利的傻逼玩意,華夏祖宗,從沒落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