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275章 官網

“呃……”三德子深深看了他一眼,“大老闆,你這是純純的美式思維。”

周不器一揮手,“別搞地域歧視!”

這幫英國佬,最瞧不起的就是土鱉暴發戶的美國人。

三德子連忙道:“不是歧視,我曾多年在華爾街工作過,我能理解你的思路。可是……可是這跟歐洲足壇的大環境不符合,他們……他們更追求的是穩定,就像咱們之前說過的,他們不想變化,只想靠著足球安安穩穩地吃一輩子,不想冒風險。”

按照周大老闆的說法,如果球衣賣得多了,這當然很好,可以賺到足夠多的贊助費。可是,怎麼能保證球衣每年都大賣?萬一哪年球衣賣少了怎麼辦?贊助費不就降低了嗎?

降低了,那是要擔責的。

與其要承擔那麼大的商業運營風險,還不如就跟體育公司簽訂長期的固定贊助合同。一簽12年,每年固定收入2300萬英鎊,穩妥!

像很多世界500強公司,或者美國體育的一些商業聯盟那樣,營收降低了……總經理就要被解僱了。

足壇各大俱樂部的總經理、體育主管,幾乎都是球員出身,往大了說,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足壇利益共同體。

他們是足壇規則的制定者,在制定規則的時候,必然是以自身利益為主,而不是俱樂部老闆的利益。

周不器的思緒飛轉。

以他的商業手段和運營策略,利用未來的互聯網信息傳播,他很有信心保證曼聯的球衣每年都能大賣,可是……他有點退縮了。

改革不容易。

推動曼聯的改革,最多是動一下曼聯內部一些人的利益。他是俱樂部老闆,別人拿他沒辦法。可贊助商和俱樂部合作方式上的改革,一旦推動起來,那得罪的人就太多了。

在體育公司和豪門球隊的合作上,明明是球隊有主動權,可簽下來的合同卻是死死的,球隊變成了被合同鎖死的被動方。

這夥足球人士商業運作的手段真是太操蛋了。

可又得罪不起。

這幫利益群體早就鐵板一塊了,規則都固化下來了。

周不器搞足球不是為了賺錢,可不能為了推動行業進步就得罪了那些擁有極大影響力的既得利益者。

可不能當改革的犧牲品。

三德子顯然也是這樣理解的,“在曼聯內部改,最好不要出圈。有風險的改革措施,都由曼聯承擔,別外散。足壇裡的同行,更喜歡安安穩穩地做足球生意。雖然賺得少,可足壇的掌權者都不是什麼大老闆,他們不擁有球隊,他們追求的不是俱樂部的利益最大化,是自身利益的安穩保證。”

周不器擺擺手,“我就是隨口一提,這個思路就此打住。不過,還是要充分發揮官網的信息傳播作用。在不觸動傳統足壇利益階層的前提下,曼聯要向‘互聯網+足球’的方向發展。”

“互聯網+足球?”

三德子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