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鉅商崛起 作品

第十六章 我要買2000輛!

  兩人隨便聊了一陣,起初阿爾弗雷德·斯隆還只是把葉洛當成一個富家少爺看,現成的錢袋子嘛,想和洋人做生意,無非是為了在圈子裡吹牛,顯擺一番。

  這種人,請他吃個飯,多吹幾句,然後再弄幾匹洋馬給他騎一下,錢就來了。

  可談了一會兒,他愕然發現,這年輕人對通用公司是真瞭解啊!

  要不是葉洛是個地地道道的華人,他甚至以為葉洛以前在通用公司當過高管。

  連自己跑過來主要推銷雪佛蘭490都瞭若指掌!

  “斯隆總裁,應該不會有洋行願意銷售雪佛蘭490吧。”葉洛哈哈大笑,“我猜不僅不願意,可能還嘲笑過你。”

  “是啊,他們都不看好這款車可以在上海熱賣。”阿爾弗雷德·斯隆把桌上的咖啡一飲而盡,滿臉苦澀。

  雪佛蘭490和祥生汽車行的日產黑龍牌舊篷車一樣,屬於篷車類型,在1928年,算是比較落後的車型。

  如今汽車的主要消費群體還是權貴階級,他們手裡不差錢,浪費錢買一輛篷車,自己是不開的,給子女用吧,他們也嫌棄。

  “我不這麼看。”葉洛搖了搖頭,要不怎麼說這個年代的大部分商人鼠目寸光呢?

  汽車就和後來剛出世的手機一樣,8090年代,大哥大是萬元機,暴發戶才買得起,沒人覺得會變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大家都用傳呼機。

  可後來呢,沒幾年,科技發展,時代進步,手機就普及開了。

  汽車這東西在上海灘尤為不同。

  作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即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裡的時髦度,商品的更新迭代速度都快得嚇人,而再過一兩個月,南北之戰就會驟然落幕。

  百廢待興,商業崛起。

  金陵國民政府一連頒佈數條政令,上海灘毗鄰金陵,成了名副其實遠東第一大都會,無數商人就要在幾個月後瘋湧過來。

  那都是大筆大筆的資金,以及無數的就業崗位。

  “上海灘有大商人,也有小商人。只是現在環境下,小商人活不下來,沒飯吃,真正的中產階級也沒覺醒消費意識。”葉洛看他表情疑惑,解釋道,“雪佛蘭490第一款車於1919年問世,21年出了第二款,斯隆總裁想要銷售的是23年的那款經典改良版吧。”

  “沒錯!”阿爾弗雷德·斯隆不住點頭。

  在他看來,經典改良款雪佛蘭490既比現在常見的其他篷車好看,性能好,價格也不貴,是偏向親民的一款車。

  “我覺得這款車非常適合中產階級購買,其次也是租車的首選。”葉洛仔細研究過租車行這段時間出租車輛的數目,品牌和價格。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和許多人想的相反。

  最受歡迎的是廉價車,其次是豪車,不上不下的中高檔車最不吃香。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就要從租車者的身份說起了。

  租豪車的客人,一般死要面子,虛榮心強,手裡沒幾個錢,可能還是借貸錢莊的常客。

  而租廉價車的客人,就是葉洛剛才提到的,沒有覺醒消費意識的中產階級,以及還沒大量湧入上海灘的小商人。

  他們租車需求大多是為了代步,或者朋友聚會,用車好幾天,這比打車便宜不少。

  這些人的聚會場所,一般在華人開辦的付費公園、中高檔茶樓青樓、風景名勝等,這些地方大多集中在縣城區,不在租界,所以這邊很少看到。

  大亨們常年在租界逍遙,哪裡見過普通市民的生活。

  殊不知,普通人才是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