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沈夢如 作品

第521章 想方設法


                 陳勇想把這些資料全部複製下來放進u盤裡,可是這個年代也還沒有u盤,更沒什麼雲端,網絡硬盤之類的,想要把這些東西復出去是不可能的了。

  陳勇對這些機械之物的東西又不瞭解,也不是專業的人員,要想完全記下來,抓住關鍵的詞語,準確的數據,那是不可能的事。

  特別是這種高原性能米-17直升機的資料,他一定要想辦法搞到手。

  陳勇記得米-17的發展史,從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蘇聯政府決定對米-8直升機進行進一步的改型,改型的主要內容是提高發動機功率,增大載重量,改善直升機的高原性能。當時,伊索托夫發動機設計局研製出功率更大的tv3-117

  米-17最早的原型機編號為米-18,該機裝有2臺tv3-117渦軸發動機,採用米-14的動部件:該機於1975年8月17日首飛,以後交付部隊使用,此後改稱為米-8mt,1981年米-8mt在巴黎航展上展出,根據廣告商的意見,1981年將米-8mt的民用型和出口型改稱為米-17。北約給它取的綽號為hip-h。該型自1983年起出口到古巴。

  隨後,在1987年又研製出米-8mt的改進型米-8mtv。該型分民用和軍用兩種型別:其民用型為米-8mtv-1,軍用型為米-8mtv-2。米-8mtv的出口型編號為米-171。在軍用型米-8mtv-2的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米-8mtv-3,其編號為米-172。

  米-17,外形與米-8直升機十分相似(僅僅是尾槳位不同,米-8尾槳在右、米-17尾槳在左),西方將兩機綽號都稱為“河馬”。該機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比較成熟,在國際直升機市場上,因其性價比較高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吸引了大批第三世界國家,大量向亞洲、南美洲、中東、東歐以及非洲等地區出口,總產量(含米-8直升機在內)達萬架,俄羅斯本國軍隊裝備約有3000架,其餘大部分用於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