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爭 作品

190、名譽

  因此當烏府管事過來詢問的時候,空普稍加猶豫,便出賣了張季舟。

  只不過在空普眼裡,立場不同,共同利益點不同,這當然不算出賣。

  況且二十三年過去,他和張季舟的友情早就變了質。

  空普告訴烏府管事,張季舟來長安的目標是為了預防瘧疾的事情,並讓管事提醒烏朋,一定要在此事上多多費心,妥善解決,儘量不要捅到星君的層面。

  當管事把空普的回答上報給烏朋後,書房裡響起咔嚓一聲。

  那是瓷器碎裂的聲音。

  “瘧疾……名聲,皓首匹夫,蒼髯老賊,老東西竟死性不改!”

  烏朋坐在書桌前,把茶杯摔在地上,面色陰沉得幾乎可以滴出水來。

  管家被嚇得一個咯噔,雙手疊在腹部,低著頭躬著身,大氣都不敢喘。

  烏朋一直都是個很和善的人,跟隨烏朋這麼多年,他見過老爺發怒的時候不超過三次。

  可以想象張季舟回京一事對老爺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烏朋沉默片刻,說道:“派人通知屈巡官,就說事情有變,抓緊把那件事做成了。”

  管家如蒙大赦,不敢問“那件事”是什麼事,當即領命走了出去。

  ……

  ……

  書房裡剩下烏朋自己。

  年過六旬的老太醫雙手按壓著太陽穴,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其實他早該想到的。

  他的師父張季舟,一直都是個很重視名聲的人,尤其是身後名。

  遺憾的是,各朝史書上的筆墨對醫師都尤其吝嗇,除非是像華佗張仲景那種開創一個醫學時代的人物,其他醫師到頭了也只得寥寥幾筆帶過,如果有醫學著作的話,那就多添兩筆。

  執掌太醫署期間,張季舟之所以費心鑽研瘧疾、疫病各種疑難雜症,並將其整理成冊,除去醫生的責任心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想要在史書上佔據更多筆墨。

  其實張季舟就快做成了,不僅是青史留名,更是立傳立廟的神醫。

  因為他在瘧疾和疫癘這種傳染性疾病的研究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提出瘧疾可能是由蚊蟲傳播,疫氣是由寒暑交替引發的烈性傷寒。

  可惜由於先帝去世,張季舟被捲入政治爭鬥中,繼而被驅逐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