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 作品

第九百六十二章 藝術追求

 寧衛民也沒廢話,只憑崔建為自己錄的一盤小樣磁帶,聽了其中兩首歌,他就發出真摯邀請。 

 “牛!真牛!我覺得這些歌兒可以了!崔,跟我去日本吧。我說話算話,國內條件不行,我就去東京給你找最好的樂隊。然後咱們編曲,進棚,錄歌,出專輯。曉紅也陪你一起去。哎,你的《浪子行》不是賣的不好嗎?那我全買斷,再給你一萬安家費,解你後顧之憂。怎麼樣?我給你提供最好的條件,讓你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不用說,這番伯樂的賞識讓崔建和宋曉紅這一對情侶,都激動得幾乎喜極而泣。 

 只可惜,忒不湊巧的是,宋曉紅實在是走不開啊。 

 因為春節之後,她就要在母親宋華桂的安排下,進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劇組當美工,跟外國人去學習劇裝設計和製作了。 

 寧衛民當然是知道這部電影份量的。 

 中、英、法、意四國合拍,特批在故宮進行實地拍攝。 

 投資龐大,題材特殊,從拍攝計劃確定的那一天起,這部傳記題材的電影就註定會備受矚目,完全可以視為華夏影視人開始步入世界影壇的象徵。 

 何況這部電影公映後也確實在國際獲獎無數,還造就了第一位獲得金球獎的華人影帝尊龍。 

 那不用說,誰能在這部戲裡混個名額,對於以後涉足影視行業可是光鮮亮麗的一份資歷。 

 別人且不說,就那個讓寧衛民一見面就不待見的第五代導演,千方百計擠進去。 

 也就拿到了一個故宮看門軍官的角色。 

 總共就一句臺詞不說,說的時候還得撅著屁股給人下跪。 

 你想想,這部電影是有多牛? 

 宋曉紅能掛名進去,而且從始至終參與制作,又是個什麼勁頭兒? 

 寧衛民自然能體諒宋華桂為女兒前程鋪路的一片苦心。 

 也就不好再勸有心在正對拍電影感興趣的宋曉紅為了陪著崔建去日本,平白放棄這個實在難得機會了。 

 不過轉念一想,也有一樣額外的好處。 

 既然宋曉紅去劇組參與劇裝製作,那這戲裝和道具,他要弄到手豈不是方便了許多? 

 於是寧衛民就跟宋曉紅提出,希望她有機會能幫忙牽個線,或者找負責人幫忙提一提,詢個價格。 

 他說在電影拍攝完畢後,自己希望可以買下劇中的全部服裝和道具。 

 你瞧,要不說呢,人的腦子是幹什麼用的? 

 寧衛民這個人,他還就有這個本事。 

 連花錢的事兒到他這兒都能變成賺錢的,隨時都能找著便宜佔。 

 無獨有偶,這個時候和崔建的境遇相差不多的還有一位,和寧衛民也挺熟。 

 只不過這主兒不是搞音樂的,是電影圈子裡的。 

 而且絕對不是寂寂無名之輩,早已成名多時。 

 誰啊? 

 陳培斯。 

 雖然憑著這幾年春晚的精彩演出,這位“陳小二”和朱時茂搭檔的Cp,已經家喻戶曉,紅遍大江南北。 

 甚至憑藉一己之力,帶紅了原本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品”這種表演形式,開闢了一個小品的新時代。 

 讓許多原本平平無奇,要貌沒貌,不能唱不會跳,還說不了相聲的人,都因為他找到了出路。 

 按一般人的想象,這樣的事業成就算得上功成名就了,擱誰身上不都得美得冒泡,過上人上人的日子嗎? 

 可實際上呢? 

 說出來或許有人不信。 

 這對於陳培斯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因為這年頭的明星,實在不大容易把流量變現,基本上只有走穴一途。 

 而且表演小品於陳培斯也僅僅是捎帶手的副業而已。 

 他畢竟是個電影演員,而且還是個挺有想法,挺有追求,挺有抱負的喜劇電影演員。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這輩子能拍攝一部影響力類似於日本《寅次郎的故事》那樣的,如實反應平民百姓生活的系列喜劇。 

 可惜由於國內客觀現狀的種種限制,偏偏在電影主業的進展上,他處處碰壁,深感施展不開手腳的痛苦。 

 沒錯,《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第一部《父與子》,確實是在陳老爺子拍桌子瞪眼下拿到了“準生證”。